分卷阅读365(1 / 2)
鼠窜,不明白地道:“儿臣没有啊!儿臣就想用这个招贤纳士,怎么就当您不存在了?”
“哼。”胤禛停下浪费力气都嫌多的动作,冷哼道,“求贤令是太子能发的?”
自秦孝公一道求贤令招来卫鞅,后世君主帝王便学以致用,几乎是皇帝展示自己贤德、求贤若渴的最常用手段。
——哪家太子敢明目张胆发招贤令?怕不是嫌自己位子做的太稳。太子可以求贤若渴,也可以在士子中养名、拉拢,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不然就等着皇帝的猜疑吧。上一任太子胤礽当初被废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在下江南时显露出了在当地士绅中过高的威望,让康熙警惕,后半段直接以养病之名不让他露面,与软禁无异。
弘书不觉得这问题有多严重,甚至还能开玩笑:“皇阿玛您居然怀疑儿臣?您再也不是那个疼爱儿臣的好皇阿玛了!”
“啪!”
“哎呦!”这次是真用力了。
胤禛瞪不孝子:“少跟朕贫!”
弘书收起表演成分过多的龇牙咧嘴,正经起来,但一张嘴又暴露了:“皇阿玛,咱爷俩还要讲究这些吗?您分明不在意这个。”
“朕现在或许不在意。”胤禛满含深意地看着儿子,“以后呢?别人呢?”
朕不止你一个儿子,朕也不是永远都能如现在一般英明神武。
胤禛想到皇阿玛,曾经的皇阿玛在他们这群兄弟眼里,就是顶天立地的神,即便是大哥,出于对皇阿玛的敬若神明,最初其实也并没有想过去和太子争夺储君之位。
是皇阿玛,一手推着大哥去和太子争,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后来,才发现人心不可控。
现在是瞧着一切都好,但谁能保证以后,胤禛自己都不能保证,他不能保证随着小六的逐渐长成,自己的心态会不会像皇阿玛一样,发生不可掌控的变化。
弘书读懂了阿玛的未尽之意,胸中涌起热意,阿玛看似在警告他,实际却还是在为他着想。
“太子之位没那么好坐。”胤禛不打算多说,“小六,谨言慎行。”
“是,儿臣遵旨。”弘书默默在心中记下阿玛的好。
胤禛将招贤令放于一侧:“朕会令人重拟。”
翌日,皇帝签署的招贤令通过驿站传往各地,顺天府衙门外的告示栏也张贴了皇榜。
“快快,快去衙门,皇上发招贤令了!”
“让让,让让,让我看看!”
“挤什么挤!”
挤到榜前的人大声念给后面看不到的人听:“……昔秦孝公一令出……今有感于官话推广之难、幼童学字之艰,特求于音韵、文字、训诂、西洋之语等道精深者……”
来凑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
“音韵是啥?”
“训诂又是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