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5(1 / 2)
一个赐婚,只是我父亲用功劳给我换来的一个遮掩,我还是有失清白,否则怎么会赐婚给一个要在我父亲手中讨生活的人呢,还不是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甘愿当那绿头王八?只有完全与父亲不相干的人,才能堵住这一条谣言的路。”
这话说的很实在,高夫人当初为女儿精心挑选了允祕,也是因为允祕的嫡福晋能在身份上名正言顺的压自己女儿一头而不会被别人说什么,否则若是选择个嫡福晋身份还不如女儿高的,只会让人觉得女儿还是清白有失,否则怎么会屈居于不如自己的人之下呢。
但懂归懂,高夫人心疼女儿的痛也是真的:“可你为侧,娘这心里……”
“没事,娘……”最后倒是岳湘安慰起她来。
在大部分都在猜测这些秀女最后会花落何处时,有人却注意到了一点:“这次宫中没留人?”所有秀女都全须全尾的出来了,没有一个被留在宫里。
被问话的人迟疑地回到:“或许是想给个位份?”只有什么位份都不打算给的秀女才会直接留在宫中,若要给位份,就会让秀女先回家,然后下旨,再将人接进来,每个位份都有每个位份的规格。
问话的人嗤笑一声:“你蠢还是我蠢,宫里这些年有几个升过位份的?东宫年少,宫里会允许这时候再出一个“宠妃”?滚下去。”倒不是说怕宠妃生下孩子与太子相争,毕竟太子尤嫌年少,又怎么会属意一个更小的奶娃娃。此人心中猜测的是,宫中恐怕怕的是出现一个“宠妃”和现有的几个阿哥联合起来,给太子造成威胁——虽然皇上除太子以外的阿哥看不出有哪个成器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何况哪位中宫皇后身体并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没了。
撵走人,便开始琢磨起来,看来皇上这次病的不轻,否则不会一个人都不留,有些事情得早早准备起来了。
外界纷纷扰扰,弘书按部就班,一早先来永寿宫请安。
今年的天气格外热些,乌拉那拉氏却又因病不能多用冰,哪怕是隔着门窗都不行,因此每日早早就热醒了。
弘书看在眼里,便道:“额娘不能多用冰,便少穿些,让内务府多做些轻薄透气的纱衣,儿子之后来请安就只在院子里行礼不进来了。”虽是母子,但碍于规矩额娘每次见他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正装,忒难受了。
“还有那清凉油,回头我让太医院再多制些送来。”
“好。”儿子体贴,乌拉那拉氏也从善如流,照常关心了儿子几句后,问道,“今日是不是该传旨了?”
秀女出宫已经有几日了,圣旨却是今日才制完。
“是。”
“谁去岳家?”
“十三叔。”
乌拉那拉氏眉眼温柔:“你十三婶对岳家姑娘甚是喜爱,也是善缘。”当皇上使人告知她要将岳湘赐给弘书为太子妃时,她想过要不要召见岳湘,但想到自己如今这形容枯槁的样子,最终还是算了。
这是她唯一的儿媳,也是未来要陪弘书一辈子、为弘书生儿育女的人,她还是想给儿媳留个好印象,最好是多养养精神,到时候借着年节召人入宫觐见,也能多些精力与儿媳好好了解、相处。
所以她只请了十三福晋入宫,打听了一下未来儿媳的消息,索性孩子不错,十三福晋评价甚高。至于岳湘被造谣名声有损一事,她并不在意,比起虚无缥缈的“冰清玉洁”名声,她和皇上一样,更看重岳湘在这件事中表现出的坚韧的性子,只有这样的性子,才能在未来弘书遇到事情时与他相互扶持,为弘书安稳后方,让弘书无后顾之忧。
允祥踏出宫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瞧见了在安全线外探头探脑的人——全是各家各户派来打探消息的人。
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宫中的消息封锁的格外严,竟是一点儿风声都没提前漏出来,让相关人家急的心里跟猫爪挠似的。没办法,只能让人在宫门口傻等着,以便第一时间跟着宣旨使者,看看究竟是哪家中了头喜。
随着怡亲王的马车开始移动,后面光明正大跟梢的人忍不住开始嘀嘀咕咕:“看这个方向,怡亲王应该是要是城东?莫不是高府?”
“城东难道只有高府?我看怡亲王是要去沈府。”
“不不不,太子殿下要纳汉妃不错,却也该排在我们满族姑奶奶后面!我看啊,怡亲王这该是去西林觉罗府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