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3(1 / 2)

加入书签

弘时便翻了几日书,最后给女儿取名永莹。

弘书知道后,笑了笑:“朕这个头开的还是有效果的。”

允禧听说后,突然觉得自家闺女二格格三格格叫着有点丢份,连夜回家翻书给女儿取名字。他的闺女和弘书一个辈分,虽然弘书免了天下避讳,他却是不好叫女儿再随弘字,想了想,干脆取同音字“红”,给两个女儿一个取名红英、一个取名红萼。

临近年底,眼见就要封笔了,一些人日日盯着宫中送出来的批阅折子,却始终不见一封有关请赐贞节牌坊的。

“看来传言不错,皇上果然有意废除贞节牌坊。”

“这怎么行!女子从一而终、抱贞守一,这是自古以来的圣人主张,岂是说改就能改的!”

“就是!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皇上若一意孤行,是自绝于天下读书人啊!”

“然也!女子贞烈之正气足以凛丈夫,节操播乎青史,皇上此举不妥。”【注1】

“朝堂诸公只知奉迎,如今,唯有我等站出来,才能去浊扬清、正本清源,还天下女子一个朗朗乾坤!”

“是极!是极!”

借着过年的机会,这一群人互相连接,又迎来送往,试图寻找更多同道之人。

郑板桥与友人相聚之时,一见面就发现友人之一的厉鹗神色有些古怪:“怎么这幅表情?”他看了看身上,“我今日有哪里不对吗?”

另一友人丁敬摆手:“与你无关,是方才碰到了几个…”丁敬面露讽意,“…老学究。”

学究可不是什么好词,从宋朝开始就用来骂腐儒了。

郑板桥眉头一皱:“主动找上你们的?有目的?”

丁敬哼笑:“人家可瞧不上我这个乡野村夫,是冲着太鸿来的。”

厉鹗字太鸿,出身杭州厉氏,乃是姜子牙的后裔,也算世家大族。

郑板桥看向厉鹗:“他们有求于你?”

厉鹗摇头:“不是。”他沉吟了下,问道,“克柔,我问你,皇上可是有意废除贞节牌坊?”

郑板桥一惊:“何有此问?并不曾听闻过。”

废除贞节牌坊可不是一件小事,郑板桥想起当初朝廷下令禁止裹小脚时,发生的那些惨事,有些不忍。

厉鹗道:“我也不瞒你,今日那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找我了,他们找我的目的,也是希望我加入他们,在民间发声,反对皇上废除贞节牌坊。”

“这……”郑板桥犹豫良久,才道,“我虽不曾听说过有此事,但,太鸿。”他认真看向厉鹗,“你真的觉得废除贞节牌坊不好吗?”

厉鹗叹气,他出身大家,却能和出身贫寒的郑板桥等人志趣相投,被人共称“扬州八怪”,自然是因为他有“怪”的地方,不容于世家,甚至不容于世俗。

这样的他,又怎么会认同这种不知牺牲了多少冤魂的牌坊呢。

“你还不了解我吗?”厉鹗一句反问,让友人们相视一笑。

丁敬见郑板桥仍皱着眉头,劝道:“克柔你听听就罢了,别掺和,你如今虽一跃升了六品主事,但在这京城也不算什么,我冷眼瞧着,那群人怕是串联了不少人,到时候恐怕会闹出不小声势。你不是想外放吗?可莫要在这关头被牵连了,我们都等着随你去你的任地游山玩水呢。”

不想扫友人的兴,郑板桥便收起忧虑,与友人畅饮。

还是这果酒好,既能享受微醺的感觉,还能与友人谈天说地。不像上次好奇去舶来阁买的据说是俄罗斯产的酒,两杯就把人干蒙了,睡了一地,一点儿没有清谈的快乐。

散了宴,郑板桥回到府上,一把脸洗完就清醒了,饶夫人正要服侍他更衣,他却忽然往外走:“我去书房,你先歇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