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3 章 · 第 83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83章·第83章

气氛有那么一瞬间的尴尬。

不过顾闲可不会尴尬,他得知张元德把亲爹和亲哥都拉来了,高兴地说道:“元德兄经常和我提起您俩,说你们对他来国子监兼职的事情非常支持。”

顾闲说着说着便凑到英国公身边,热情地夸起人家儿子。

“您看刚刚扛旗列队的贡生,那都是元德兄训练的成果。只这么短短几天就卓有成效,可见元德兄在这方面颇有天赋!”

英国公这把年纪了,该享受的都享受到了,唯一的遗憾就是那么多孩子都没哪个是出挑的。

他给儿女找了好的姻亲,又给儿女都备了许多田产,自认作为亲爹能做的都做了,可孩子有没有出息还是得看他们自己。

如今听顾闲夸起自己的二儿子,英国公看向顾闲的目光便和煦了许多,觉得这小子有眼光。

虽说他平日里最爱揍张元德这个二儿子,但心里却觉得大儿子有点没脾气,还是二儿子最像自己。

这会儿听顾闲这么夸张元德,英国公心里那叫一个美。

顾闲哄好了英国公,张元功也就好办了,无非是说徐文璧与张元德都时常提起他,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张元功早听自家弟弟提过不知多少次顾闲了,闻言笑着说道:“他准是跟你说我这人很无趣,从不跟他出去玩。”

顾闲道:“这有什么?人各有好,有人喜动,便有人喜静!我认得个朋友就很喜欢安静,整日在家题字作画,他可是活到九十岁哩!”

“我跟他讨教养生之法,他说我可以少爬些树,我说不行,看看杜甫小时候一天上树能千回,老了就爬不动了,得珍惜还能上树的好时光!”

张元功听他这么叭叭了一通,仿佛也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耄耋老者在临窗作画,垂髫小儿从树上探出头来跟他讲杜甫如何如何,听得老者都忍不住发笑。

快活的情绪向来很容易感染人,张元功脸上也不觉带上了几分笑意。

这么个有意思的小子,确实会让人心生喜爱,难怪自家弟弟只差没跟人家结拜。

要知道此前张元德整日跟着他的狐朋狗友们厮混,喝醉酒闹事要他们帮忙擦屁股的情况也不是没发生过。

如今听顾闲说什么“备孕期间饮酒容易生出傻儿子”,张元德这段时间竟是把酒都给戒了!

连他这个兄长乃至于父亲发话,张元德都不一定能听进去。

张元德听顾闲分享往事,也觉得有意思。

他知道杜甫,但背不齐杜甫的任何一首诗,算是个很地道的文盲。

张元德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杜甫小时候能上树?”

顾闲便给他背书,说杜甫自己写诗表示“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眼下正好也是八月,可惜杜甫姑姑家的梨树和枣树应当已经不在了,要不然咱可以去洛阳寻摸寻摸!

能叫杜甫这么惦记的,肯定很好吃!

为我藏私了!”

他教人可是很认真的,每次都把每样食材用几斤几两以及放下去的顺序都讲了,这样做出来还有差距也不能怪他。

他怎么知道为什么会有差距!

张元德与顾闲虽相识才两个月,但已经摸清了顾闲的性格,立刻来了个又夸又哄:“大家都一样读书习字,你说怎地有人写的文章臭不可闻,有人写的文章却妙不可言?”

“这肯定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别人拿着你给的菜谱还做不好吃,只能是他们太愚笨。”

顾闲听后觉得有道理,点着头说道:“那我去给你们现包一笼,就是得等一会才能好,我再给你们整几个凉菜先吃着吧。”

对于已经给国子监进行大笔捐赠的热心人士,顾闲觉得理当得到些许优待,可不能寒了好人心!

他把余下的事交给杨应尾来对接,麻溜挥别王世贞便领着人去会馔厅。

怎么说都是涉及两三千人的大型活动,顾闲当然不会傻到什么事都自己干。

何况他也不是国子监的人,很多事他来做名不正言不顺,麻烦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