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8 章 :【人还不错】(1 / 2)

加入书签

第128章:【人还不错】

顾闲回老家卖力拉人给《新风》投稿,为的可不是自己干活。

他立刻说道:“大家都是想着有您把关,《新风》的选稿一定公平公正,才往《新风》投稿的。”

“要是叫旁人知晓您让我来审稿,别人该怎么看您?万万不可!我绝对不能这样败坏您的名声!”

王世贞仍是微笑:“那为什么是你回南直隶后,南直隶的稿件才多起来?”

顾闲继续推锅:“是万掌院的号召力强,他可是南京翰林院掌院,那么大一个官呢!还是《新风》的副主编!肯定是他搞来的稿件。”

王世贞推了推其中一叠来自河南的稿件:“那河南那边多起来的投稿又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你经常写信给去年致仕的郭学士?”

朝臣入了阁都会被称为某某阁大学士,即便致仕以后还是能以学士称呼,这样显得清贵而体面!

顾闲道:“那是我关心郭学士种玉米花生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顺嘴提了几句河南读书人也该写写文章,没想到郭学士号召力不小!可见即便处江湖之远,郭学士仍心怀朝廷与百姓!”

王世贞又是“呵”了一声,又推了推另一堆贵州来的稿件:“那你说说贵州那边怎么又有这么多人写稿子?”

顾闲道:“这都是师叔的功劳,师叔不是有个叫林舜道的同年去了贵州当参政吗?”

“我们归家途中师叔给这位林师叔写信,我在旁边瞧见了,让他提几句《新风》收稿的事,师叔说‘那你来写吧’,我才跟着写了封信过去。”

顾闲看着那叠文稿十分高兴:“没想到这位林师叔人这么好,还真收了这么多稿子上来。”

参政就是布政使手底下的重要属官,负责把控当地屯田、驿传、粮储、水利等等事宜,可以说方方面面都会经手,相当于省厅二把手(之一)。

二把手关心的事,底下的人当然也关心。

贵州这种相对偏远落后的地方,那更是处处都讲人情世故,林舜道能收上来稿子很正常!

林师叔,好人呐!

王世贞:“……”

别人的同年,怎么又成你师叔了?

王世贞道:“蔡春台和周少鲁也是你师叔的同年,你瞧见人家也张口就这么喊吗?”

苏州知府蔡国熙,号春台。

直隶提学周弘祖,号少鲁。

顾闲一脸惊奇:“原来蔡知府与周提学都是师叔的同年吗?我还以为我特别讨人喜欢,他们才选我当案首,原来还有这么一重关系!”

大明官场,啧啧啧啧。

王世贞道:“你胡说什么?人家选你当案首是因为你答题答得好,你师叔还没那么大的面子让人家在这种事上为你徇私。”

顾闲道:“我晓得的,我晓得的,师叔没有那么大的面子,都是您这个老师教得好,我才考出这么好的名次!”

王世贞:“……”

异事对应上了。

听说他们老家出的第一个探花就叫林士章,那一带供奉的乌石妈祖就是这位林探花最先请回去的!

有这么两桩事在,已经足以让他们县记住林士章几百年了!

顾闲:?

有的人看起来满脑子之乎者也,实际上遇事不决偷偷掷筊!

林士章跟这个时代所有著名的直臣一样,都以……不对权臣阿谀奉承闻名!

至于是不对哪个权臣阿谀奉承,除了张居正还有谁?

据说林士章在夺情风波中坚定认为张居正该回去守孝,张居正对此很生气,再加上他对张居正又不像其他人那么殷勤,张居正就对他愈发不喜欢!

没过几年,这个风光无限的探花郎就回老家享受田园之乐去了。

顾闲连连摇头,忍不住直叹气。

怎么又是一个不站他姐夫的人哟!

真是愁人。

既然林士章以后又要辞官享福去,顾闲觉得吧,该趁着他还在领俸禄的时候安排他多干点活!

顾闲拿定了主意,便拎着煮好的饮子去给每个人分了一轮,仅林士章没份。

林士章自己说不要的,自是不会认为顾闲没给自己分有什么,仍是认认真真做自己的事。

顾闲也没凑过去打扰林士章干活,而是埋首处理那堆稿件。

他看东西一向快,又有着远超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储备,大部分文章大致扫上几眼便知道适不适合刊出。

林士章是在一刻钟后才注意到顾闲看稿子有多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