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3 章 :【挖人墙角】(2 / 2)

加入书签

徐显卿是被顾闲邀请过来的,他入选了庶吉士,目前正在翰林院进修。

顾闲去翰林院时见着了他,便一并邀请过来了,还顺道问其他新科进士要不要来。

这一邀请,便请来了一大串。

比如新科状元罗万化和新科探花赵志臯,就被顾闲追着问“你们浙江前辈潘晟要来,你们来不来”。

来的人又多了两个。

状元探花都来了,榜眼能不来吗?

这么一个带一个,顾闲便顺利把还在京师的新科进士都喊来了。

组了这么个局,顾闲十分骄傲。

隆庆二年这一科进士,那也是十分传奇的一届,据说他们这一届创造了许多记录:出现了有明一代最多的大学士(阁臣),有“一榜七相”之说,官至部臣、巡抚的更是高达数十人。

这说明这一榜人才济济吗?

不是的,其实这恰恰说明明代后期官场内斗愈发激烈,高层官员更迭十分频繁,官职高的基本干不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榜的进士们之中,起初有不少都以不畏强权闻名。于是他们除了前期因为得罪权臣导致仕途有点波折,后来都是官运亨通!

至于这些不畏强权佳话中的“强权”是谁……

是的,没错,就是张居正。

不愧是跟满朝文武反目成仇的人!

所以说,这么一桌子人凑一起喝茶吃粽子,何尝不是一桩值得纪念的奇事!

顾闲觉得此情此景妙得很,只可惜无人可以分享。

好在今天来的朋友多,顾闲也只是在心里感慨了那么一下,便兴致盎然地找话题聊了起来。

不管是今年的新科进士,还是国子监的监生们,都处于很想表现自己的阶段,场面自然很快热络起来。

其中也有些比较稳重的,全程都只是在聆听旁人说话,并没有夸夸其谈。

张居正也没怎么说话。

这届科举的会试主考官是李春芳和殷士儋,两人都是他的同年,但是张居正跟他们的关系么,其实也就那样。

李春芳性格太柔,殷士儋性格又太刚,两者都不太适合干大事。

对李春芳,张居正的想法是这样的:你不想办事,那么积极升官做什么?难道你我窃居高位,只为了明哲保身过一生?

对殷士儋,张居正的想法则是……收收你的暴脾气吧,你这样谁敢与你谋事。

所以张居正与他们的关系不能说不好,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即便有点瞧不上李春芳他们的为人出事风格,张居正也没打算去挖人家墙角。

下届科举估摸着该轮到他当主考官了,到那时候他自然有自己的门生可以用,何必去打别人门生的主意?

————————

!!————————

顾小闲:要不姐夫你还是挖挖吧,你自己的门生不中用!#门生竟弹劾座主#

*

更新啦!熬夜一晚,昨天躺了一整天,不愧是我[可怜]

[134]第134章:【一员猛将】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