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第八十二章 跟陈员外翻脸(1 / 2)
第82章第八十二章跟陈员外翻脸
“圣人旨意已下,麟德三年元月初一,圣人要携皇后及宗室、百官前往泰山行封禅礼。”杜悯说。
“今日是麟德初年的八月初一,离麟德三年的元月初一还有一年又四个月,时间还挺充足的。”孟青说。
“不不不。”杜悯摆手,“圣人如今还在东都,圣驾于年底会回长安,明年二三月携长安百官前往洛阳,于洛阳出发前往泰山,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足半年。”
“纸扎的祭品有数量要求吗?”孟青问。
“有,但具体的数目我不清楚,要等礼部择定祭祀的流程和祭拜的神位才知道。”杜悯说,“这个数量肯定少不了。”
孟青眉间泛愁,“义塾里的四十个学徒只能做杂活儿,扎骨、壮膘、糊裱只有你二哥能帮我,数目太多的话,我可能忙不过来。”
“我也能帮忙,礼部准备封禅礼,我一个小小的流官插不上手,估计没有我的事,我能回来帮忙。”杜悯苦心练手三月有余,扎骨还有点生疏,壮膘和糊裱他已经能上手了。
“只能这样了。”孟青也没法子,她只能催促说:“你明天去问礼部侍郎拿个章程,猪、牛、羊三牲的样式和大小有没有什么要求,早点定下来,我早点动手。”
然而孟青没发愁多久,过了两天,陈员外从少府监借来十个匠人,他亲自把匠人送到义塾,说:“孟娘子,封禅礼是关乎国体的大事,祭品不容出错,你还年轻,没见过大场面,也不懂皇家礼仪和忌讳,我担心你会出错,给你请十个老师傅把关。他们都是经验深厚、手艺高超的匠人,悟性高,学东西快,你做纸扎明器的时候让他们在一边看着,趁早让他们学会,学会了能给你帮忙。”
杜悯今日没去礼部,他听完陈员外的话,眼前一阵发晕,“员外大人,侍郎大人知道这个事吗?”
陈员外发恼,又拿侍郎大人来压他?同时又觉得好笑,杜悯不会以为郑侍郎来过义塾一趟,这个义塾在侍郎那里就成为心头好了?
“侍郎大人公务繁忙,要操心的事务极多,这点小事哪用得着劳他费心,若是事事都要请示他,我们这些人还拿什么俸禄?”陈员外轻蔑地瞥杜悯一眼,他扭头看向孟青,威吓道:“孟娘子?你不想答应?莫非把这个义塾当作是你个人的了?想要独占功劳?”
“没有这个想法,我只是担心我位卑言轻,技巧不如皇家匠人的技巧老道,无法胜任夫子一职。”孟青可不想请几尊大佛来管束她,她要把地位奠定妥当,来她这里学手艺,不论有多大的本事,都得以学徒的身份自持。
“女夫子说笑了,论起位卑也是我们位卑,我们来义塾是为学手艺的,不是找茬生事的。您放心,我们在义塾的日子都按您的吩咐做事。”为首的一个中年匠人表明态度。
“还有其他意见吗?”陈员外问。
孟青看向杜悯,杜悯垂眼琢磨几瞬,他不想得罪人,也得罪不起匠人背后的少府
“陈明章啊陈明章,你在官场上白待一二十年,一个初出茅庐的新科进士都能想到的问题,你都考量不到。你做事如此糊涂,我怎么敢让你办事。”郑侍郎摇头,“少府监的工匠是你请来的,你再给送回去,余下的事你就别插手了。”
陈员外心里一个咯噔,看郑侍郎的态度,他年末的考核估计要出问题,他慌张地说:“大人,再给下官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下官日后一定事事请示您和郎中大人。”
“事事请示我们,要你这个员外郎还有什么用?不如换个人做。”郑侍郎索性把话说明白了,“出去吧,不要耽误我做事。”
陈员外整个人都虚脱了,脸上汗如雨下,一下子像是老了两三岁。
杜悯立在一旁口观鼻,鼻观心,就连呼吸都放缓了,生怕陈员外会注意到他。
陈员外塌着肩膀往外走。
“记得把少府监的工匠送走,找个妥当的理由,不要把事情弄得难堪。”郑侍郎提醒。
陈员外回头应一声,离去时如毒蛇一样盯了杜悯一眼。
杜悯看到了,他脸色变得难看。
郑侍郎看他一眼,提点说:“礼部司有关祭祀礼仪的书籍你多查阅几本,纸扎祭品由你把头一道关,有不确定的地方,你去请示礼部司的崔郎中,他不确定再来请示我。”
“大人,您是不是觉得今天这个事我直接找您请示是做错了?”杜悯苦着脸问,“陈员外提携我入官场,可我今日却把他得罪了,我也是有苦难言。下官在义塾的时候就询问过他,可他一意孤行,我只能来找您,毕竟义塾是归属礼部的,它的负责人是您。”
“今日这事做的对,陈员外郎此人比我入官场的年龄还久一些,他在你们面前是有些为官的傲气,寻常人的话他不肯听。”郑侍郎头也不抬地说,“我是提点你义塾的事直接找崔郎中请示,之后我会安排他负责跟进义塾的事务。”
杜悯瞬间明了,陈员外在礼部要坐冷板凳了。
“下官知道了,这就去拜会崔郎中。”杜悯告退。
陈员外的值房就挨着崔郎中的值房,杜悯从崔郎中的值房里出来,一眼看见赵兴武阴着张脸在三步之外的地方守着。
“杜进士,大人有请。”赵兴武阴阳怪气地说。
杜悯走进陈员外的值房,门立马从外面关上了,他回头看一眼,脚步坚定地走了进去。
“下官见过员外大人。”他恭敬地拱手行礼。
陈员外坐在上首冷眼看着他,“本官要恭喜你攀上高枝了?”
“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尽了为官的本分,不为攀高枝。”杜悯垂眼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