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第八十六章 皇家带货(1 / 2)
第86章第八十六章皇家带货
少府监犹不甘心地盯着佛偈纸扎,他仔细数个数,九抬三组,可以猜出由两位圣人主持的祭祀会用到写满经文的佛偈纸扎,他再三思索,几乎可以确定,这个风头他插不上手了。
“郑侍郎,你瞒得真够严实的。”少府监哼一声,他安插了十五个匠人在这里都没听到一点风声。
郑侍郎脸上的笑意淡了点,“这个义塾毕竟是我们礼部的,少府监还是要知足,不要太过贪心。”
少府监的目光投向义塾院内,他轻笑一声,义塾属于礼部?礼部可没有监管百工技巧之责。
“侍郎大人说的是。”少府监点头,“李某身上还有公务,先行一步。”
郑侍郎等少府监离开,他也坐上马车离开了。
围观的坊民见官员都走了,他们纷纷围上来,打听义塾还收不收徒,以及纸扎的明器卖不卖。
“收徒。”孟青宣布,“义塾还收徒,最多再收五十人,但不再是无偿收徒,而且也有门槛,非但要经过我考核,想来学手艺还得交二十贯钱。能经过考核的,我承诺包教包会,一年即可出师。”
人群中一静,继而有人嚷嚷说:“为什么去年来拜师的人不用交钱?就差了一年,差别就这么大?”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原因你自己不清楚?我倒还想问你为什么去年不来拜师学艺,今天倒争着抢着来询问,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杜悯呛声,“想来拜师学艺,首先要遵守我们的规矩。”
人群安静下来,过了片刻,有几个人出列,询问何时能来考核,今天能不能先交钱把名额定下来。
杜悯看向孟青,他压根不知道她还有收徒的打算。
“可以报名,不用提前交钱,二月二十四举行考核,考核通过了再交钱。”孟青宣布。
杜悯一听就明白了,圣人前往泰山封禅的圣驾于二月十八离开长安,等纸扎祭品在封禅的队伍里出现,纸扎祭品的地位就此水涨船高,届时来拜师学艺的人必定如过江之鲫,在这之后举行考核,可以挑选真正有天分的学徒。
“纸扎明器卖不卖?”有人问。
孟青没说话,她指了指门外墙上挂的木匾,随后进门了。
“她什么意思?”问话的人不明白孟青的意思。
“她这是义塾,不做生意买卖,你给她捐钱,可以从义塾里拿到回赠的纸扎明器。”住在附近的坊民解释。
“这算哪门子的义塾?收徒都要收钱了,捐赠给义塾的钱还不是都进她的腰包了。”之前被杜悯呛声的男人不屑地嗤一声。
问话的人不理会这番挑事的话,他继续问:“要捐多少钱?”
“你去看墙上的木匾,那上面刻的六部官员捐赠的钱和回赠的纸扎明器,你按照那个钱数捐就行了,多了也不收。黄铜纸马和黑金纸马好像是十五贯,最贵的是三进纸屋,四十贯一座。”住在附近的坊民对这事还是很了解的。
“好吧。”孟青答应,她让杜悯再次跑腿,并让他转达匠人们带着儿孙和徒弟来义塾帮忙干活儿的事。
杜悯去礼部禀报,郑侍郎听过之后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什么都没问,点头允了这个事。
杜悯回来转达郑侍郎的态度,“侍郎大人估计在考察你,也是真听进了你的话,把义塾交由你坐镇,他就不插手了,等明年回到长安了再来检阅成果。”
孟青心喜,“这是个好靠山,跟着这个靠山,可比跟着陈大人做事痛快多了。”
杜悯也想起来了,之前在吴县的时候,陈大人为了不被摘果子,授意纸马店行事要低调,他自己不想法子开拓局面,只能压制手下的人。
“再有几天我们都走了,你在长安能大展拳脚了。”杜悯说。
孟青笑着点头。
“我明年回来看看你能做成什么样儿。”杜悯说。
“我这儿肯定会是好局面,就看你了,你的官途看似打开了,实则没有明路。明年吏部授官,你可别被留在长安当马前卒了。”孟青忧心他的事,她是一心想走出长安的,但杜悯要是被留下了,她也走不了,都留在长安,纸扎明器带来的风彩都被他人抢光了,他只能喝点没滋没味的汤。
杜悯点头,“我知道,我会寻找机会的。”
杜悯又在家里待了五天,之后收拾行囊搬去礼部当跑腿干活儿的,直到圣驾离开的前夕才回来了一小会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