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1 章 · 第一百零一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翌日,孟青和杜黎带着望舟去龙兴寺,她抬出杜悯的身份,再讲明要请僧人净宅,佛寺当即给她安排一个大和尚和十个小和尚于两日后下山做法事。γυе謌

孟青在寺里逛一圈,龙兴寺不及瑞光寺规模大,但香火要更旺盛,佛法在河清县的受众更广。

“你在打什么主意?从走进龙兴寺,你的眼珠子就没清闲过,一直骨碌碌转。”杜黎笑问。

“快到寒衣节了,我想请寺里的僧人下山做一天的法事,但不想给香火钱。”孟青嘻嘻笑,“也不知道这个寺里的和尚佛心如何,肯不肯做善举。”

“去哪儿做法事?为谁做法事?”杜黎问。

“孙县丞说以前黄河涨水淹过粮仓,这么大的水患肯定有百姓丧命,再者黄河横穿两县,浪大水急,一旦有人掉下去,存活的机会小之又小,必定有不少意外身亡的人。我想为这些亡灵烧寒衣和纸钱,再请僧人做一天的法事。”孟青已经有决定了,说:“让杜县令来请,官府、龙兴寺和青鸟纸扎义塾以及孟家纸马店联名做一场慈善。”

说罢,她脚步匆匆地拉着杜黎和望舟下山回城,到家就拽着杜悯袒露计划。

“纸扎明器在河清县头一次露面,你竟然弄这么简单?只有寒衣和纸钱?不把黄铜纸马和佛偈三牲拉出来亮个相?”杜悯觉得这个排场有点小了。

“时间来不及,今天已经是初六,离寒衣节只剩九天。而且河清县占据黄河河段五十里,总不可能只在一处两处做法事,一天走下来,就弄两匹纸马焚烧实在不够看,太小气了……有了,我可以做纸船,纸船从黄河上游顺流而下,到了河阳桥再由僧人做法事给弄起来焚烧,有个五六艘纸船就够用了。”孟青又有了新想法。

“做佛偈纸船,能跟封禅礼上的佛偈三牲扯上关系,更能扬名。”杜悯提要求,“时间来不及简单糊个两层就行,字对不齐也没关系,顺水一路流下来,只要船不毁,其他的都说得过去。”

孟青瞥他一眼,“又想把写佛经的美名留给谁?”

杜悯抿嘴一乐,“卢镇将要是识趣,这个美名就是他的,他要是不识趣,这个美名就落王张两家,这两家再不识趣,出资兴建宝峰寺的豪绅想必很乐意。”

“新瓶装旧酒啊。”杜黎这会儿听明白了,下一个许博士和郑侍郎要咬饵了。

“这一招极有用,一招吃遍天下鲜。”杜悯预感往后这招会被频繁使用。

“跟龙兴寺商量的事就交给你了啊,我这就让我爹娘着手准备剪寒衣扎纸船。”孟青说。

“行。”杜悯点头。

晚上吃完晚饭后,两家人聚在一起交流各自打探到的消息。

“明器行生意红火,没有空置的铺面租赁,也没有售卖的,就连跟明器沾边的漆器行,也没有出售的铺面。”孟父说,“牙人跟我说他再去书纸行打听打听,我们的生意跟纸沾边,看能不能在书纸行开门做生意。”

孟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