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9 章 第 49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9章第49章

明怡没功夫听那少年强说愁,闪出北窗后,外面是一条紧贴宫墙的阴湿巷道,沿着巷道往东朝房走,贴着墙角从暗处出来,佯装送膳的杂役,

往对面公厨迈去,这个时辰点的官署区人不比白日多,但也不算少,都是些夜值或因公务滞留官署区的官员,三三两两地说话,无暇在意路过的杂役。

明怡对官署区的布局了如指掌,很快便行至太常寺后巷,这里开了一道小门通往公厨,公厨其实并不在官署区内,原是坊间的一个宅子,被朝廷圈进来改成公厨,

公厨进出另有门道,每一名杂役腰牌不离身,明怡腰间悬挂一假腰牌,守门的护卫只瞧了一眼也没细看,便让她进去。跨进穿堂是一间四合院,院内所有厢房均打通,

便是官员们用膳的地儿,往里走是装点食盒的横厅,夏日四下无遮,冬日便将卷上去的竹帘搁下,挡风遮寒,

最后一进院子便是厨房了,明怡先越过前面的膳堂,从夹道来到横厅处,这里人来人往,个个行影匆匆,谁也不识得谁。长孙陵所说无差,眼下果然是给各人犯送膳食的时辰。

【看-文-会-员-鹅-裙-1-0-4-4-1-9-5-5-7-0&

&管-理-扣-3-8-2-1-1-5-4-6-6-5&

&月-更-万-本&更-清-水-肉-文-连-载-最-新-完-结-各-种-定-制合-集&

&有-机-器-人-和-人-工-可-找-文-补-文】

哪怕是杂役,也分三六九等,譬如给官员送膳的杂役身着青袍,给犯人送膳并负责清扫的则是最下等的灰衣杂役,眼下各灰衣杂役均侯在横厅,等着上方的管事分派任务。

大约是五六人一伙,各自拎着三四个食盒跟着领头人离开。

走一批,进去一批,明怡辍在边上,注意细听上方管事唱名,先是北镇抚司,后面才轮到都察院,大约是年底都察院结案,要犯也不少,并不如长孙陵所说是三人一伙,而是六人。

横厅还剩下十来人,依着顺序往前,到第六人时,明怡抬步挤上去,将一三十多岁的杂役给挤开,那人差点往后跌倒,拉着脸就要冲上来拽明怡,明怡眼疾脚快,右腿后撤往他脚背踩了一脚,疼得对方呜呼一声,抱着脚弹跳开,恨恨地瞪着明怡,躲去一边敢怒不敢言。

这些杂役,明怡心里其实是有数的,都是卫所里退下来的老弱病残,他们无处谋生便在兵部挂个名,倘若官署区缺人了,就补上,说白了,都是军营出来的,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明怡那一脚踩的并不重,但位置很精准,疼得对方哑了声,大家伙便知她有些本事不好惹。

哪怕上方的管事瞧见了,也装作没瞧见的,无人在意这些老兵残兵的处境。无人....

明怡一言未发顺着人群来到前方长桌,将最后三个食盒拎着,跟着前方领头的杂役迈出横厅,管事的往她背影

榻,一条四方小案,角落里一个恭桶,再无其他,萧镇正盘腿坐在榻上闭目养神。

明怡轻轻往木栅敲了几下,低声唤道,“您的晚膳来了。”萧镇听得那三下长两下短的暗语,猛地睁开眼。这是军营的暗号。

萧镇盯着明怡看了一眼,不动声色下榻往前,顺道将食案拎过去,搁在明怡面前。

隔着木栅,明怡打开食盒,一样一样将里面的菜肴摆上食案,一面低声道,“银环被殿下取走了,您放心。”

萧镇盘腿在食案前坐下,看着食案上几碟菜,两个馒头,一碗青菜稀粥,还有些许别人吃完混在一处的剩菜,嫌弃地皱了皱眉,挣扎片刻,抓起个馒头,不情不愿咬了几口,眼神往明怡瞟了一眼,没接她的话。

显然是不信任她。明怡也不急。

路上她问过领头人,晓得入狱这一趟的章程,说是都察院的人犯与北镇抚司的人犯不一样,不仅关押的人身份不一般,且未定案,言行举止均要客气一些,到了先给布菜,布完菜就去收拾屋子,等着犯人吃完,再将食盒拎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