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1 章 · 第 81 章(1 / 2)

加入书签

翌日三月十九,北齐公主与蜀王大婚。

今年的春雨水实在充沛,昨日夜里便下过一场急雨,今日苍穹如洗净,分外明湛。

明怡清早便换了一身杏色的袍子,带着青禾前去吃酒,因着上回在上林苑不打不相识,北齐公主念着在京无人作伴,上书皇帝,出嫁这一日请明怡和沈燕作陪,昨日便遣了人来,嘱咐明怡今日早些去北齐公主下榻的九王府。

九王府离着裴府一点也不远,只消往西过两个街口便是,抵达王府朱漆大门外,早有女官侯在此处,迎着她来到王府正院。

远远地,听见沈燕笑得极大嗓门,可见比她到得更早。

春光正好,年前裴越给她画的那幅扇面早做成了扇子,明怡执扇轻轻撩开珠帘,往内探望,婚房并不大,挂满了喜绸,各色朱漆嫁妆箱笼派了一地,唯留出当中一块小空地供人来往,只见北齐公主坐在东墙下的梳妆台前,由着侍女和沈燕伺候上妆,大抵是沈燕调皮,给她上了几抹腮红,致公主面颊红得跟猴子屁股似的,惹得屋内诸人皆笑了。

明怡慢腾腾迈入,握着竹扇与公主一揖,“殿下早安。”

北齐公主尚在盘发,不宜转身,目光隔着铜镜与明怡接上,含笑道,“你可来了,对了,方才听沈燕提起,昨日是你生辰,本宫没能上府上吃席,待会给你补一份寿礼。”

明怡本想说不必,念着北齐公主热情的性子,恐推拒不了,便干脆道了谢,旋即目光移至沈燕身上,疑惑道,“沈姑娘与柔雅公主也相识?”

沈燕丢开手中的胭脂盒,退到她身侧,与她一道在炕床上坐定,“早年殿下曾乔装去过肃州,我与殿下也有一面之缘。”

“原来如此。”

这时,外头来了一位嬷嬷,说是附近有百姓争先恐后给公主送农家贺礼,不知要如何打发,沈燕自告奋勇去张罗,屋子里除了北齐公主捎来的下人,便只剩明怡。

明怡与北齐公主交情不深,也一贯不爱奉承人,不怎么找话,干脆坐着饮茶,只是倏忽间,视线不经意扫过铜镜,见柔雅面露怔惘,心下一动,“殿下,可是有心事?”

柔雅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凄楚,神情略有低落,“能有什么心事,无非便是念家而已,也不知我母后病情如何了。”

她这般一说,明怡面露了然。

柔雅的事,她不是一点内情也不知。

柔雅公主乃北齐皇帝第一个公主,母亲是当朝皇后,只因母族不显,处处为宠妃压制,在宫中是步履维艰,早年诞下太子伤了身,落下病根,常年缠绵病榻,柔雅公主之所以来和亲,对外是以嫡长公主之尊与大晋通好,对内实则是为皇后和太子博得人望。

说白了,也是身不由己。

“我听闻北齐太子殿下今年也有十五,有他在,皇后当无忧。”

北齐抚去眼角的泪痕,感慨道,“是啊,涵弟也长大了,该担起太子之责,我如今远在大晋,也帮不了他什么,吉人自有天相,我操心再多,不过是庸人

蜀王府进发。

明怡这厢送了她上婚车(),?豔衬?沚?屐?聟?譳鱞????

瑥??譳鱞?楟?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被装饰得金碧辉煌,王府外街这一带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险些将横竖两条街堵得水泄不通,朝廷只得出动羽林卫开道,硬生生将人群往巷子里赶,隔开一条宽道供北齐公主婚车通行,就连街道两侧的酒栈也是人满为患。

北齐婚宴以午时为吉,皇帝念着公主远嫁,便依着北齐习俗定在午时开宴。

午时正,婚车抵达蜀王府,行拜堂之礼,大家伙均涌去前院观看婚仪,明怡不去凑这个热闹,与谢茹韵出花厅西面廊庑,寻了个僻静地儿说话。

“我跟你说,我已打算嫁给梁鹤与了。”

“定下来了?”明怡见她终于要敲定终身大事,也是略松一口气。

谢茹韵牵着她往竹林里去,最后在一方石桌坐定,摇着团扇道,“可不是?梁侯亲自入宫拜见陛下,恳求陛下赐婚,陛下应下了,我爹娘也无异议,大约过几日便要交换庚帖。”

不过谢茹韵谈起婚事,脸上却无喜色。

明怡望着她笑,“既是喜事,怎不见你开怀,反倒是一脸愁肠。”

谢茹韵低眉道,“我心里尚有些割舍不下蔺昭。”

明怡轻轻一啧,不知说她什么好。

只听见她继续道,“前几日他还托梦给我,望我得遇良人,我想他大抵也是愿意看着我嫁人,那便嫁了吧。”

明怡哭笑不得,“你若想嫁便嫁,不想嫁也不必勉强自个。”

谢茹韵偏转过眸笑道,“总归要嫁人的,你都能嫁裴东亭,我为什么不能嫁梁鹤与?”

明怡心想,她和裴越还指不定如何呢。

“那便嫁,总之若梁鹤与待你不好,我第一个给你撑腰。”

“你如何撑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