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 当清太子驱除鞑虏(九)(2 / 2)
一般新朝初立,都会给前朝末帝一个不怎么好的谥号。比如商纣王,隋炀帝,以及不太远之前崇祯帝的怀宗。
胤礽:“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就在大家以为他要给前朝末帝上个“荒”“哀”之类的下谥的时候,胤礽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直接废了末帝的帝号,与其太子一道贬为庶人。也就是说,以后提到前朝末帝,直接称呼其为废帝就是,不必称尊号。
众臣:“……”
解气是真解气,就是有点与众不同。
但群臣也发现一点,那就是新帝是真的厌恶前朝,都要在史书上给前朝废帝那么一个不堪的死法。
群臣也知趣地没问废帝的处置,他们认为废帝就是被这位给下令斩杀了。丝毫不知道,废帝、太子及其家眷都被关在一个他们不会注意到的地方,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废帝逃走时,并没有带上他的后妃——自身难保,哪还顾得上后妃啊!他给后妃送去了白绫,就像当年崇祯帝做的那样,要求她们自尽以保清白。
其中就包括他几次试探才最终册封的佟皇后。
佟皇后悲痛欲绝,伤心之后真打算一死了之,但是几次自尽都没成
功。然后贺氏军队就闯进来了。
胤礽到也没为难一群女眷,只是让她们换个地方住,等抓到皇帝和太子后,再把这两个塞进去。
丢下挚爱表妹逃走的帝王,丢下慈爱母亲逃走的儿子,这可真是修罗场。
后来,等大清的留下的东西都被清理得差不多了,胤礽把三阿哥放了出来,封他做了个诚国公,允许他奉养母亲马佳氏。马佳氏也被称为诚国公太夫人。
这是对爱新觉罗宗室的荣养,也是原主的愿望。
他说:“荣妃娘娘对我还好,三弟也愿意和我说话。不管他们母子是因为什么照顾我,但我想报答他们。”
胤礽应下了。
后来,胤礽册立贺小胖儿为太子。宫中举行宴会。诚国公太夫人在见到太子面容后,求见胤礽。
在屏退下人后,她拿出一玉钗,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胤礽。“此钗原是仁孝皇后赐予妾身的,但终究是前朝之物,还请陛下处置。”
胤礽收下了玉钗,转头拟旨,册封前朝荣宪公主为夏朝长公主,认其为义姐,召其回京,赐府第居住。此时,蒙古已经臣服,势力不断削弱,胤礽已经派兵驻扎,蒙古掀不起什么风浪。
接下来,就是玩经济战了。
诚国公太夫人松了口气,不敢多想,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留下胤礽看着母亲的又一块玉佩。他看了很久,才打开一个小匣子,把玉钗放了进去。
里面有一块玉佩,是当初皇帝送来的。而另一个玉佩,据说已经随着仁孝皇后长眠地下了。
胤礽在心里对原主说:“这个匣子日后就陪葬吧,你觉得呢?”
“好!”原主伸头看了看,“对了,要离额娘近一点的。”
胤礽答应了。
原主很开心,却又问胤礽,“我看那些大臣都在反对你设立什么科学院……”
“是啊,他们怕我不肯再尊孔孟。但是即便他们反对也没有用,我还是会做下去的。”
在胤礽看不见的地方,原主歪了歪脑袋,“那你就加油吧!我在精神上支持你!”
“嗯嗯,你精神上支持我就可以了!”
胤礽说:“我不知道我做的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后人是否会坚持下去,但我不能什么都不做。我做的,哪怕只改变一点,都是好的。”
但我还是希望,再多一点,再多一点,越多越好。
也许是因为大仇得报,原主也多了几分小孩子的活泼,有时候会和胤礽玩笑几句。
胤礽答应原主日后长眠之地要离额娘近些,自然是不会忘。册立太子后,他带着贺小胖儿外出巡视,途经一地,他对已经抽条儿的贺小胖儿说道:“以后,你就把我葬在这里吧!”
这里山清水秀,远远地能看见前朝仁孝皇后陵。
贺小胖儿躬身应下了。
他也是这么做的。
史书记载,太/祖驾崩后,继位新君令军士于帝陵外遍植榴树。并不顾群臣反对,不禁百姓摘取,只需保持林内洁净即可。
每至花期,帝陵外数里,片片如云似火。
第261章番外夏朝那些事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