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1 / 2)

加入书签

,项目按重要程度排列,第一个就是和中方合作的欣克利角核电项目。

Dylan学士学位的专业本来就是能源,又有几次同类项目经验,参与这个项目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许知韵……

严聿表情略有些严肃,问许知韵,“你怎么想?”

“怎么?”她不太高兴,觉得严聿这么问是看不起她,“项目是Fiona分配的,再说也有Dylan跟我一起共事,我不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协助,我也不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问题。”

“你什么意思?”许知韵有点恼火。

“我的意思很明确,”严聿看着她,态度冷肃,“你的能力确实没有问题,但是资历和背景相比其他译员有不足也是事实。”

资历和背景不合适。

那这跟直接说她不配有什么区别?

可是项目是Fiona安排的,即便和她不适配,结果也不该由她来承担。严聿就算要过问,也应该去问Fiona,而不是在这里质疑她。

“这是Fiona的决定,你有问题可以去问她。”

许知韵咕哝,“而且丽薇也被分配了S+的项目,你也要这样提醒她吗?”

严聿沉默片刻,问她,“你为什么要和丽薇比?”

“不然呢?”许知韵反问:“要说资历,只有丽薇和我差不多不是吗?为什么你不去质疑她而要来质疑我?这不是你的问题吗?”

严聿看着她,脸色忽然变得有些难看,“你要听实话吗?Zinnia。”

他叫她Zinnia,而不是许知韵。

许知韵知道只有在两人的身份是上司和下属的时候,他才会这么叫她。

而每到这个时候,严聿就会变得冷静、克制,甚至还有些冷血。

“因为她姓斯图尔特,而你不是。大家可以默认她的身份为她带来的资源倾斜,但那个人如果是你,你得到的可能就不只是艳羡,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忍。”

是呀,严聿要是不说,许知韵都差点忘记了。

之前和丽薇一起做斯特拉特福项目的时候,她想起高中时读莎士比亚,看着那些似懂非懂的句子,就向往着有一天,能去诗人的故乡看看。

后来她终于凭自己的努力去了。

那一年,许知韵25岁。

虽然距离第一次产生这个想法,已经过去了快十年,可是她依然觉得好幸运。

而也是在那一天,丽薇跟她说起六岁时,跟父母参观莎士比亚旧居的趣事。她说她母亲是文学院毕业的,现在还在从事莎士比亚方向的研究。

所以她小时后的春假、暑假、寒假,几乎都是在莎士比亚的陪伴下渡过的,熟悉到厌倦。

说话的人也许并没有发现许知韵当时的表情。

因为“熟悉到厌倦”,这在她听起来,分明是一个过分幸福的词语。

也是直到那时许知韵才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人可以过得这么幸福,也可以这么容易地得到她想要的一切。

而且他们非常坦然,也不会觉得这是幸运。

那一天,许知韵突然就释然了。

她坦然地承认并且接受了自己嫉妒丽薇的事实,可她并不为此感到惭愧或者委屈。

因为她和丽薇一样,她们都没有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