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1 / 2)
,就像我给你们说的那样。”
自打他们三人在家属工厂适应下来,田园就说过,学习不能停,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管理家属工厂。
三人之前下乡,劳动强度大,心理也压抑,学习这件事已经搁置很久,在田园的鼓励下,又开始捡起高中课本,打算认认真真再学一遍。
听着田园的话,她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阿园,你是不是觉得,高考会恢复?”
这个猜测,很多人都会有,田园点头,“嗯。”
龙梅说他们在知青点的事情,“好多人都盼着能恢复,我们知青点有的人真的很优秀,之前在高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田园笑起来,“这不就是说你们三个呢。”
“别打趣我们”,龙梅起身,摇摇她胳膊,“说正经的呢。”
田园嗯嗯两声,“我是想着,谁也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
龙梅听得连连点头,“你说得对,我想着,国家需要人才,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我们要怀揣希望。”
这一通谈话在他们三人小队传开之后,更大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大学,作为曾经班级里的佼佼者,谁没有向往过呢,如果能恢复高考,那真是再好不过,就像田园说得,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
大朋友们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也没闲着,春暖花开的时候,贺清荣带着孩子们做得木头船正式完工。
下船仪式选在周末,家属院能来的都来了。
这艘船最终组装的地点,就在家属们经常赶海的地方,家属院的大人们给帮着做出来一条半米宽的石头土路,延伸到海里,算是个小码头。
这船说起来并不大,三米长两米宽,让田园来说,很像那种没有棚子的乌篷船。
下海之前,贺清荣带着孩子们朝着船里灌水,检查船缝是否漏水。
这条船,是孩子们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第一次尝试,虽然船并不大,也不支持远距离航行,可它是贺清荣和卫远带着孩子们,亲自动手,一点点做出来的,每一次动手,都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
就像此刻,他又开始结合实际讲理论,“漏水是船舶制作的大忌,一艘船造出来,防漏是最基本的,古时候,人们没有胶水,就用麻丝和桐油来防漏,现在的木船,我们用船用胶水来密封,如果是你们爸爸开的那种舰艇,船体是钢板材料,就需要另外的技术。”
有人举手,“我知道,是焊接技术。”
贺清荣笑起来,两个月的老师生涯,让他整个人都带着股慈爱的气息,看得出来,他如今心态平和,满心欢喜,“对,就是焊接,钢板被锻造出来,大小达不到舰艇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焊工,顶级的焊工,能够让钢材的连接没有任何的缝隙和起伏,就像完完整整的一个整体。”
陈向兵掰着手指头数,“钳工、焊工、维修工,这些顶级工,都是特别了不起的人啊。”
贺清荣点头,“对喽,造飞机造轮船造航母,都少不了这些人。”
这样一场对话,让孩子们对工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田园不禁感慨,这种课程,是孩子们来说,是坐在教室里无法深入理解的东西,做中学,才能学得透彻。
检查工作结束后,就是最后的仪式,和航母模型的最后仪式一样,孩子们一致要求,他们的船下海之前,要有个插旗仪式。
这次的旗杆更长,红旗更大,半人高的旗子插在船舷上时,现场是一片掌声。
接下来,就需要大人们的帮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