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44章

有才华的人,被大众欣赏固然开心,但真正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和他们同级别或者高级别投来的赞许和肯定。

应劭之此刻就是如此。

陆安只是对他说了一句:“听此《将军令》,陆某还以为见到了天策上将在营中。”

应劭之便眼睛亮得不行,那神情,比官家亲自夸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令人侧目。

“多谢。”应劭之矜持地点点头,又侧头看向弟弟:“益之,到你了!”

应益之其实不是很喜欢出风头,但既然兄长要求,他便也只能微笑地上前:“叨扰了。琴棋书画中,某擅书,可能试此道?”

山门外有书桌,也有现成的笔墨纸砚,应益之便铺好白纸,用镇纸压住,避免风吹起,影响他发挥。

这只比兄长小两岁的青年竟是双手各执了一支毛笔,在众人震惊的视线下,一同落笔。

应劭之弯起嘴角,为自己弟弟的大放异彩而万分骄傲。

所有人都看到应益之左右同书,左手写的是那柳公权的正楷,平日里临摹的应当是《玄秘塔》,书法既端且正,那一板一眼的笔画疏密之间,又兼有柳体的瘦硬。

柳帖是笔力弱的人练字的首选,在场人少有没临摹过柳公权的正楷的,是以,大伙儿都能品鉴得出来,应益之这手柳楷从神气到间架都十分精湛,几到以假乱真之境。

人群中不时有喝彩者——

“好笔力!”

“好风致!”

“好书法!”

夸赞声此起彼伏。

而他右手,却是用了欧阳询的欧体,以笔法险劲著称,是和柳楷截然不同的风格。

一个人,两支笔,左右开弓,同时落下,居然能写出两种相反的笔法?

应益之左手右手写着两种不同的书法,众学子左眼右眼看着两种不同的书法,忙得差点两只眼珠子都要给转晕了,恨不得爹妈多生一双眼,方便各自紧盯着一方看。

他们惊叹,他们震撼,他们窃窃私语,说此人书法一道上造诣颇深,往后前途不可限量。

但一众人中,唯有房州来人,虽震服于这左右同行,风格各异的书法,但所有人都能注意到,他们只是震服,精神上却没有为此沸腾,就好像……已经见过了更好的。

应益之也注意到了这点,笔尖微顿之下,他凭着直觉看向了位于房州学子之中,被围拱簇拥着的陆姓郎君。

视线相对之下,那面若冠玉的美男子向着他友好地笑了笑。

应益之的笔势便不小心别了一下,细微之处的错误如同沾在窗上轻薄的雪花,旁人不太能看出来,唯有书写的人在写完停笔之后,默默盯着这张出错的书法看,不知道在想什么。

*

经由这两兄弟的横插一脚,后续来人都自发依先例,皆各显神通。

有人妙笔丹青,所作之画栩栩如生,灵神具备,

以助他们生出下联。

赵公麟怕等得无聊,从腰上解下自己的精致绣金线小荷包,从里面摸糖吃。

还顺便给周边人分食。

陆安瞧到包上金线,思维上产生了奇妙的联系,她对:“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翠丝。”

“好对!”应劭之很自然地夸完,又叹了口气:“你才思敏捷,我真是心里装八条腿蹬轮子,转得也没有你快。”

但没等其他人说话,他又高高兴兴地说:“不过我想了一首诗,对子对不了,我借这首诗给九思你增色!”

语毕,他接过弟弟手中毛笔,在写下联的柱子上题小字:

碧水青山任意裁,淡烟啼鸟入情怀。

人生若是开心处,六月桃花照样开。

再题名《德章二年六月十九日,均州州学处赠知音九思》。

柱子上,最显眼的是陆安对出来的下联,角落里,便是应劭之所赠之诗。

后来者到这里时,一看此下联,脸上已有难以掩饰的疲惫。

对不出来,完全对不出来,就算能对出来,也比不过陆安这一对。

再看那作陪衬的诗文,更觉太阳火辣,晒得爬阶之人奄奄一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