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64 章 · 未来茫茫(1 / 2)

加入书签

第164章·未来茫茫

日头又大又热,陆宇无数次想要偷懒,又无数次爬起来,去查看庄子里的各家人口,以及记录各家的家庭数据。

按照陆安的交代,谁家农具坏了,他就组织所有人一起帮那个人修农具。谁家的田地来不及打理完全了,他也领着其他人帮忙。你帮我我帮你,后来甚至不需要陆宇去组织,庄子里的佃户,谁看到另一家的房屋坏了,就会帮忙运个木头运个石头运个土块修缮一下;谁家壮劳力受伤了,他们也时不时带着食物去窜门。

故事每天都讲,糖水每天都喝,文字每天都学,还有术算……

陆宇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愿意主动去做这些事,没有一丝一毫敷衍。是因为九哥的要求吗?还是习惯了?

二哥一边咀嚼食物,一边平静应答:“两个都有,当然还有第三项:他们不用因为生存发愁了,自然有力气顾及别人了。”

为什么会不用因为生存发愁呢?自然是有改良的筒车在,庄稼不担心缺水了。陆九郎说是租子五五分,那就是五五分成,绝不会又加租又抢粮又算计佃户手里的铜板,收上来的水费还可以借贷给庄子里的佃户,让他们能救急,还会时不时开义诊,让他们有地方看病,最近还在带领他们修简易码头,把庄子里的个别房子改成什么……民宿?用来接待往来商贾——他们庄子近河。

做了这么多事情,眼见着这些佃户谈到将来的日子,眼睛中都有了光。

“九郎君是天底下最心善的人!”

这是他们对陆安的印象。

“九郎君不会害我们的!”

这是他们对陆安的信任。

在现代时,陆安没有想过要收复什么人,但学汉语言且研究历史的,基本都听过一句话: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名是名爵名分,器是礼物礼器。

那换过来,想要收复别人,是不是就得掌握名与器,并且将之授予部下?

名分,陆安有,她是庄子的地主,器……如今她也有了。她任命的陆宇得到了庄子上的人的信任与爱戴,佃户们发自内心相信九郎君会对他们好,那哪一天她把陆宇调走,换上其他人来管这个庄子,这些佃户依然会信任与爱戴,以及接受下一个人来管理他们。

而等鸡粪肥实验成功,使农田增产,陆安便能在佃户心中打下“只要跟着九郎君行动,就会获利”的印记。有这层印记,以后她做什么,他们都会无条件跟着她了。

不过在此之前,这些佃户已经很推崇九郎君了。在三元及第的消息传过来后,他们燃起了篝火,刷好了家里的锅,去集市上买了往日舍不得吃的饴糖,去山上采了蘑菇,还把家里养了好久的肥鸡宰了,用来庆贺。

他们说,因为九郎君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知道,孝义九郎在房州,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

*

“你在官家心里真是独一无二。啧啧,我敢和你打包票,多的是进士在震撼

上他的思路。”

邓起麟便也笑了,一笑就露出了酒窝:“那、那你也是。”

项卿子一听这话就笑得格外高兴,眼睛弯成两条月牙:“我的殿试思路你还要吗?”

邓起麟:“要!”

“喏,给你,早写好了。”

“纸……?”

“我找礼部的多要了几张。”

邓起麟目怔口呆,还是无法理解这种社牛是怎么有的勇气。

有进士恰巧从他们身后路过,余光扫到了那纸,上面写满的字让这进士瞪大眼睛,无法忘怀。

只见上面列了类似于账本排列方式的一个大“十”字,右上写着项卿子他认为自己想要写的答策思路,左上写着项卿子他认为考官想要看到的答策字眼,通过这个表格,他就把“打仗需要粮草”替换成“要仁爱对民,予民饱腹”,把“打仗需要奖赏”替换成“关爱士卒之父母,使其不应子孙为国难回而无所依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有零零散散很多观点,都被替换成了更政治正确的语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