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 · 应劭之的生日(1 / 2)
第177章·应劭之的生日
‘九思,见信如见面。你托我寻木材制的筝,已然制好,随信奉上。另,恭贺君三元及第。’
落款人是均州尹谭。
那是均州知州的名姓。
当日陆安在三州文会上得了魁首,奖励是“以三州之力为其寻找一样与乐器有关的物件,不论是木材竹材还是其他材料,亦或者名琴名笛”,她一直没有兑换这个奖励,只是私下里在四处收集有关制筝材质的书籍。直到收集好了,才去信给均州知州。
任何演奏者想要提升演奏能力,除了苦练技艺外,乐器本身的材质也很重要。
比如板材。
筝的面板多以泡桐木制成,泡桐木纹理顺直且密度低,易于振动传导且不易开裂。根据现代人的调查,河南兰考地区的泡桐木最佳,其质地较松,传声性好。
但是陆安恰巧知道,除了泡桐木外,杉木和樱桃木也很适合用来制作古筝。
杉木是1985年被当时的古筝演奏家张弓老师发现的材质,制出来的第一把杉木筝音色和音质方面明显比泡桐木更优秀,且其耐腐力强,大大提高了古筝的使用寿命。
至于樱桃木,那是产自南美洲的木料,陆安现在暂时搞不到。
她请了当世有名的制筝大师,提供了杉木可以用来制作筝的消息后,对方以自己五十多年的制筝经验表示“不可能!绝无可能”,陆安跟他打赌,说只要对方尝试着用杉木制一张筝,自己就把仓库里那张云和筝送给他。
云和筝乃是唐时名筝之一,因着筝首如云彩般祥瑞而得名。它比较特殊,筝体小,可如琵琶那般斜抱着弹奏。
制筝大师听完这个赌约,二话不说,转头就去尝试用杉木制筝了。然后就……反正道歉也道了,云和筝也没有脸要了,陆安想制的杉木筝也用最好的手艺做好了,并且对方还口称她为一材之师,哪怕她明言这个木材能制筝是她从书上看来的也没用,在那制筝大师执拗的性格里,既然他是从陆安那里得知的此事,那就是陆安教他的。没有陆安,他可能一辈子都翻阅不到陆安说的那本书。
*
六月的早晨空气灼热,热浪悬挂在高大的枝叶间,好像要将翠绿的松柏叶灼成蒙蒙之色。
应劭之喊人搬了一张藤睡椅,放到树荫下,懒洋洋地躺上去,好像正半睡半醒。
陆安推过去一个大匣子:“送你的生辰礼。”
应劭之对此,报以一笑对陆安,一弹蹦起身,一滚落下椅,高兴地打开匣子:“什么生辰礼啊,这么大……”
半晌没听到声音。
再看时,只见他眼圈红红,面颊在日光映衬下显得十分有血色。
“我之前只说了一次,一直在寻合适的筝,你还记得啊……”
“如何会不记得?”陆安失笑:“我还记得你和我说,你常用的筝弦是鹍弦而非丝弦,这筝也是以鹍弦制的,你弹弹看,看是否合心意?”
应劭之专注
雄伟的最高点,应劭之高笑着,大呼:“九思!拿云和筝来!”
云和筝一来,应劭之当即换筝,将之一抱而起,软鞋踏在泥土上,筝曲激昂地弹奏,人踩着泥土,小幅度地转圈,袍袖散转又低垂,鹍弦嘈嘈杂杂地响,好似马蹄踢踏。
风卷云动枝叶摇晃,陆安觅着弦声,抬手打起了拍子。
“啪啪——”
“琤——”
“啪啪——”
“琤——”
热热闹闹的,像是煮沸汤面上,泡泡在翻涌而起又一同破碎。
……
“这一次生辰是我从小到大过得最快乐的一次生辰。”
应劭之慵懒地瘫坐在藤睡椅上,往嘴里丢着一颗又一颗黏黏的饴糖。
他得意地嘚瑟着:“九思,我跟你说,寻常人可没有我这么有力气,他们拿到那云和筝顶多就是在怀里抱起来一会儿,不像我,还能直接抱着站起来,又弹又走的。”
陆安凉凉拆穿:“是啊,没两步就立刻放下来,跟我哀嚎手快要压断了。”
“胡说!”应劭之激动地坐了起来:“哪里没两步了,我走了足足至少七步!”
“可惜你这七步没有作出一首诗来。”
“我对作诗,可不如某位‘文曲退避’在行。”
陆安听到“文曲退避”这四个字,默默抬手捂住了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