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小知了来串班了(1 / 2)
第171章 小知了来串班了
高考当中有句话说,多拿一分,甩开千人。
在理科最尖子的五班这里,大家都已经默认彼此的语文都是半斤八两,再拉分也不会拉到哪儿去的。
何曾想到,这次月考语文的最高分不在十一班,而是在五班,而且足足考了145分啊!
陈拾安这张145分的卷子当真是稀罕物,九成九的稀罕物!
从大喇叭邹晓坤把道爷的分数喊出来之后,陈拾安的这张卷子就没有回去过他的手上,被一窝蜂惊讶不已的同学拿去围观打量。
语文120+提分到130+,跟130+提分到140+的难度完全没法比。
毕竟一百三常见,一百四当真凤毛麟角了,在五班这里,语文日常能考一百三的同学也仅有六七个,这次月考大部分同学的语文成绩都没什麽太大变化,唯独道爷提分最高,而且还是最高难度的那档提分。
「是作文!作文拉大分了!」
「59分!还是文言文写作!道爷你是人啊?!」
「夫庄子有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斯言揭天地之秘,烛人世之迷也。耳听者,逐声之表;心听者,察理之微;气听者,契道之真———」
「这样一篇文言文,是考试那点时间能写出来的??」
众人心知肚明,虽然道爷的这篇文言文被扣了一分,但估计也是老师的仪式感扣分罢了,说是满分作文也不为过。
而再看看其他同学的作文分数,除了陈拾安外,最高分的是锺莹的作文52分,光是作文,道爷就拉了锺莹7分!
锺莹这次的语文分数全班第二,137分,作文拉的这些分数,差不多就是锺莹和道爷语文分数的差距了。
锺莹这会儿也在看着陈拾安的卷子。
对语文高分学生来说,很难在基础和功底上跟别人拉开差距,要想拉分基本都得是靠作文。
说是作文只差了七分,但锺莹比谁都清楚,她真的写不来这样一篇文章·—」
陈拾安的这篇文言文写作,是这次月考中,这麽多份答卷里唯一的一份文言文写作,当时阅卷组的老师们还都传阅看过了,因为阅卷时封住了考生信息,老师们也不知道写出这篇文章的学生是谁的部将。
本来是说要给满分的,但后面又商议了一下,觉得既然是校内的考试,那还是意思意思扣个一分,以资勉励—
陈拾安的这张语文卷子在教室里传了一圈,终于在快上课之前,才回到了陈拾安手里。
还没等他拿起来看,身旁一只小手就地一下伸了过来,抢走了他手中的卷子。
前桌的郑怡宁和谢梦萱两人也转过身来:
「陈拾安,借你的卷子来看一下!」
陈拾安摊了摊手,表示已经没了。
郑怡宁和谢梦萱转头,这才看到了林梦秋手里拿着正在看的那张145分的卷子,只好乖乖地转过身去,等班长看完之后,她们再看。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
不管是阅卷老师,还是其他同学,还是现在正在看着卷子的林梦秋,在看到陈拾安的这张卷子时,第一时间心头便会冒出来一句「神仙卷面」。
语文答卷需要书写的地方很多很多,字写得难看的人,语文卷面就是灾难现场。
陈拾安的字写得漂亮,作答工整规范赏心悦目,全卷没有任何一处修改的地方,仿佛一气呵成。
林梦秋对比着自己的答卷,一题一题地看着陈拾安的作答。
像什麽基础的默写背诵丶文言文诗词类题目,陈拾安毫无疑问地全对;
也就只有一些阅读题的主观类问题偶有失分,但顶多也就一题扣个一分,跟作文一样的,这种主观类作答的题目要想拿满分是很难的,有点运气成分;
最后便是陈拾安的那篇作文了。
59分。
这是林梦秋上高中以来,见到过最高的作文分了,本以为之前听说过烦人蝉的作文拿了57分就已经是有点好运气,却没想到陈拾安居然拿了59分!这跟『好运气」的57分可不一样,可是真硬实力了!
肯定是硬实力啊!这可是文言文写作!换烦人蝉来,她行麽?
林梦秋自己平日的语文成绩也就一百三十分出头,她自问自己是写不出来这样一篇文章的。
文言文通篇紧扣作文题中「听的层次与当代青年选择』的核心立意,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质感。
引|《礼记》「定-静-安-虑-得」的逻辑,呼应开篇《庄子》的智慧,同时明确青年在当代的「静听』之法,最终落脚到个人成长和时代的关联,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别说写了,陈拾安的这篇文言文,她光是看着都有些费劲儿,古今对照丶正反交织丶
引经据典,足足八百多字的文言文,跟压缩包似的,里头的信息量爆炸,而且里头不少的词句,她觉得自己还得去偷偷百度查一下好一会儿,林梦秋终于是默不作声地看完了陈拾安的卷子丶看完了他的作文。
只能说这59分的作文和145分的总分,实至名归,臭道士有这个文学底蕴,这个分数该他拿。
班长大人服气了。
—.反正只是语文而已。
一想到陈拾安这次语文抢了烦人蝉的第一名,林梦秋的心情就有些愉悦。
「班长看完了?」
「嗯。」
林梦秋拧开瓶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暖胃茶。
「你周测的时候怎麽不用文言文写?你很擅长这个吧?」
「梁老师让我多练练其他文体,周测就练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