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建设大型水泥厂(2 / 2)
「行,今天过来让你们帮忙出主意还真不错。我都没想到申请建厂这上面,这出过国,喝过洋墨水的脑子就是灵光。」老周笑着说道。
弄一个新厂,重新组建班子成员,实权和级别都保住了。省的汽车厂成为央企,让老周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给撤换厂长。
老周也是有魄力的人,干事情不会犹犹豫豫,直接跟江成和老康谈起怎麽来弄这个水泥厂。
而江成见老周竟然这样听劝,也来劲了。其他的先不说,不管水泥厂建设在哪里,先修一条水泥厂通往汽车厂的道路。
如果能行的话,江成去广州那边看看能不能牵头,修一条水泥路省道。
不过水泥路省道可能成本很大,能把广州那边境内的道路修成砂石路省道就算不错了。
反正一步一步来,最少水泥厂建设出来,不用担心运输问题。
水泥很重,要牵引力强的车辆运输。拖拉机能运输,就是数量不多,速度也慢。轻卡的话,平整平面的路还好,要是坡道和山路,就拉不了多少水泥了。
那六缸柴油发动机可能就要上马了,昌城发动机厂有六缸发动机。在江成还没搞汽车之前,那边就给船只造发动机。
而且发动机厂那边已经把六缸柴油发动机升级了,毕竟已经搞出来了新的油嘴和油泵。这一年多为汽车厂生产了几千台发动机了,就算汽车厂现在拥不到的型号发动机,人家那边也会顺带升级。
另外橡胶厂那边也搞出了合格的发动机皮带,不需要大齿轮转动,重量和体积各种方面都减轻减小。
现在发动机要再减小减轻还增加性能已经很难了,材料限制了发展。没有韧性和强度更好的材料,气缸之类的只能做的厚实一点。其他部位也是一样,要想设备寿命达标,只能什麽东西都加厚,太薄了就容易开裂。
江成对于材料方面也没有办法,国家的财力有限,很多材料能进口,就没急迫着去研发生产。
只有到了跟苏联关系破裂的时候,很多项目停下来了,才迫不得已集中技术人员,一个一个的项目去攻破。
老周跟江成和老康谈的差不多后,当天就去地方部门找领导谈建设水泥厂的事情。有些事情不能拖,经常拖着拖着就会出现变故。
而老周这次主动去地方部门找领导,还真是巧了。人家领导刚得到消息,因为汽车厂参加广交会的原因,加上汽车厂的规模现在也的确不小了。
为了增加汽车厂对外的影响力,昌城汽车厂这次将会以央企的级别参加广交会。意思就是说,昌城汽车厂将要成为央企了。
一旦成为央企,很多人担任的岗位级别又要动了。
这成为央企,要是老康背后没有后台,其实他也在汽车厂待不住。两年不到的时间,一家普通市企工厂,升级到央企。厂里的干部领导,哪怕在岗位上不晋升,行政级别按照正常情况都要上升两级了。
江成的工程师级别限制等于又解锁了,成为四级工程师,并且破格享受高级工程师的待遇都有可能。
达到了四级工程师,离高级工程师也只差一步之遥。但是在国内晋升工程师不光是看技术的,研发项目的重要性也很有关系。还有年龄,个人情况,所在单位的规模。
还有一点,江成现在是在搞汽车设计和制造,国内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工程师人才。他的技术职称评级其实很难的。
因为在汽车领域里,国内基本没人有资格评判江成的技术。国内工业刚起步,很多领域里技术都很落后。
所以国内工程师的技术职称级别还要对照苏联的技术,要知道高级工程师,三级的最低都二百多一个月工资了。汽车领域里的高级工程师,能有两百四十多。
而且还有一点,江成兼任了汽车厂的副厂长。央企的副厂长,兼任的这种,行政待遇级别加一级。只是待遇加一级,不是级别。
反正汽车厂成为央企,江成是受益最大的。这干部房可以建独立的带小院平房了,到时候也有独立的卫生间。
周厂长去地方部门谈建设水泥厂的时候,附加了他的一些个人发展想法。如果能建设水泥厂,他希望能担任水泥厂的厂长。
这等于是周厂长主动让位,省了上面给周厂长做思想工作。而且建设水泥厂对于赣省来说也的确很需要。
汽车厂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要发展就要建设。
领导让周厂长放宽心等消息,有消息了会第一时间通知他。
这种建水泥厂的事情,哪怕领导觉得可行,也不会立刻答覆老周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