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好吃到连盘子都不肯放过(1 / 2)

加入书签

第179章 好吃到连盘子都不肯放过

一家人在火锅店,吃了顿涮羊肉,扎扎实实地给马上到来的冬天,贴了点膘。

陈桃桃吃得很满意。

她不是挑食的小朋友——

最爱吃爸爸做的菜;妈妈做的,她也能接受;如果去外面吃饭,小丫头也会很开心。

林女士则通过今天陈舟和崔老板的交流,了解到为什麽丈夫会收集很多跟美食有关的老玩意。

丈夫就是爱好这个。

林女士想了想自己,她好像没有什麽特别爱好或者特别擅长的事情。

吃完饭,她一边牵着陈桃桃,一边拎着小铜壶,上车回家。

这次情报,对陈舟来说收获不小——

捡漏了一套二手的桌椅,还获得了新的饮品配方,以及当初尝过的醋熘木须的做法。

在家里的时候,陈舟熬了锅小吊梨汤。

跟老婆孩子一块尝了尝。

至于醋熘木须,只能等明天开店再放到新菜品上了。

今天中午一家三口都吃得很饱,晚上也吃不下做饭。

醋熘木须用的是羊肉,最好还是两条羊腿内侧,叫磨裆的位置。

小丫头这张伯伯也是会赶,他那新店开张,社区食堂这里也用上羊肉了。

所以,晚上,陈舟一并跟老张定了第二天的肉类食材。

第二天,社区食堂继续营业。

两个服务员小姑娘,到店后先去二门把昨天的桌子椅子消毒清理了一遍。

然后就跟老板学习起收银机的用法。

这个小平板,确实是从阿齐家常菜那二手买来的,但没有后续费用,钱都是实时到帐。

支持自定义菜品,印表机无线联网。

到时候人一多,排上队,有这麽个玩意简单方便,不用费脑子去记了。

点餐,出餐都快捷很多。也免得出纰漏。

对于顾客,只要拿着自己的小条就行。

算是社区食堂经营中,能够帮助提升效率和服务品质的一个小玩意。

学习起来也不难,这俩服务员小姑娘大学毕业。

很快就能上手。

随后,陈舟又回厨房,带着小侯丶郑阿姨两人,清点食材,准备早晨到上午时段的包子。

严格来说,是郑阿姨带着两个年轻人干活。

大姨还是宝刀未老。

之前已经有了多年经验,再加上社区食堂的工作经验,她已经熟练掌握了店里包包子的节奏。

陈舟觉得,早上的工作交给郑阿姨来负责也差不多了。

大姨工作时非常负责。

陈舟笑着夸赞道:「老话怎麽说来着?店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郑阿姨听完,还有点不好意思。

手里干活更起劲了。

小侯直呼,自己甚至有点跟不上。

因为李老师之前来探店的原因。

热度还没散去,估计这个周天,店里会很忙活。

陈舟也给大夥加油打气了几句。

店里的工作,忙碌充实,也有看得见的回报。

等到十点过后,陈舟开始小份菜的制作。

炒菜目前是他自己负责的,需要一锅一锅炒出来。

他今天还新加了醋熘木须。

这道菜味道不错,同样非常下饭,制作起来也不算麻烦。

主料是老张早上送来的羊腿肉,切成薄片,已经提前用黄酒蛋清水淀粉抓匀上浆,锁住水分。

鸡蛋液也打好备用。

跟鱼香肉丝一样,这道菜也需要调个碗汁。

当地添利醋厂的老陈醋,足够的酸香,然后生抽提味,老抽上色,盐糖胡椒粉。

所有的味道,已经提前在这碗汁中融合等待。

首先,还是先滑炒肉片。

宽油,四成热时下入羊肉。

殷红的羊肉在热油中由红转白,迅速舒展,十几秒的功夫,表面已经完全变色,这时候,有八成熟,立即捞出,保证肉片的滑嫩。

然后,就是熟悉的炒鸡蛋。

之所以叫醋熘木须,是因为鸡蛋的形状和颜色,跟苜蓿很像。

蛋液遇热,形成金黄色的云朵状,不急于搅散,等底部稍稍定型,再用马勺扫边缘推炒,形成大块蓬松的苜蓿块。

这里陈舟也没纠结到底是苜蓿还是木须。

可能菜品在点单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传播容易与否的问题。

木须俩字,到底好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