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巴黎生活的新风尚(1 / 2)
第110章 巴黎生活的新风尚
《费加罗报》一向以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闻名,并且这种立场贯穿了它的时事评论与文艺评论。
显然莱昂纳尔和他《本雅明·布冬奇事》并不讨他们的喜欢。
不过莱昂纳尔觉得这会不会和他两次拒绝了《费加罗报》的约稿有关?
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一部小说登上了《费加罗报》,就意味着它的作者正式被认可为法国文坛的一份子。
伊波利特·泰纳教授神情复杂地看了眼莱昂纳尔:「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来找我。」
说罢,戴上帽子就离开了教室。
阿尔贝则非常兴奋:「莱昂,恭喜你,这可是《费加罗报》!——走吧,我请你去「弗瓦约」!」
「弗瓦约」餐厅位于卢森堡宫附近,是一家中高档餐厅,每人每餐的消费不会低于5法郎。
莱昂纳尔的注意力暂时从《费加罗报》上移开,看着明显热情过度的阿尔贝:「你有什麽想法?」
阿尔贝见被莱昂纳尔看穿意图,倒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确实有一些,但我认为在餐桌上谈更合适。」
莱昂纳尔想了下,没有拒绝:「晚上去吧,中午我带好午餐了。」
阿尔贝有些惊讶,因为巴黎的学生和上班族在中午外食更为流行,只有工人阶层才会常带简易「食盒」,多是一些简单的面包丶奶酪丶冷肉。
主要原因是巴黎的公共饮食业发达丶价格相对可承受,一般平民餐馆,一份全餐低只要10到15苏。
莱昂纳尔显然已经脱离了过去「穷学生」的阶级,即使没有贵妇人资助,以他的稿费都足以让他每天去公共餐桌扔下几个法郎然后大吃大喝。
难道他要像那些粗野的工人和泥腿子一样,啃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和齁咸的冷肉?
在阿尔贝和其他同学疑惑的目光中,莱昂纳尔先来到窗边光线充足丶空气流通的座位坐下。
然后他从包里掏出来一个用帆布包起来的椭圆形的野餐食盒,镀锡铁皮,做工颇为精致。
放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接着莱昂纳尔掀开盖子,先是扑面而来的面包与奶酪的气味——烤炉温热仍在,面包皮的焦香四溢。
食盒的第一层是有三只小圆面包,其中一只掏空内芯,塞入鹅肝酱,表面撒了少许碎核桃;
另外两只分别搭配不同的夹馅,一只是烟熏火腿片丶无花果酱,一只是布里奶酪丶新鲜小萝卜片。
第二层的半边是三片冷煎三文鱼块,橙粉的鱼肉配上翠绿的香草显得格外诱人;
另外半边是由嫩豌豆丶白芦笋尖丶萝卜丝,拌柠檬橄榄油汁而成的春季蔬菜沙拉。
最后莱昂纳尔还从包里掏出了被印花蜡纸包好的一小片樱桃馅饼,还有一小瓶接骨木花糖水。
阿尔贝眼睛都看直了:「这……这是你家的厨娘做的?」
莱昂纳尔点点头:「现在我来回学校距离太远了,回家吃午饭不方便,她就给我稍微准备了点吃的。」
阿尔贝嫉妒的眼睛都在冒光,身在贵族家庭的他清楚有这种手艺的厨娘少说100法郎一个月。
巴黎确实不流行中午吃食盒——但那要看是什麽样的食盒!
巴黎人野餐时会带上食盒丶食篮,有钱人的自然极尽丰盛丶奢侈之能事,恨不得把厨房搬到草地上。
但那更多是一种社交工具,而非日常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