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巡演(1 / 2)
第236章 巡演
1880年2月底,比天气更早升温的,是整个法国对一部戏剧的空前热情。
《合唱团》在法兰西喜剧院演出并引发轰动后,热潮并未随时间消退,而是超出了巴黎的边界,涌向法兰西的广袤土地。
一封封加盖着各地剧院徽章丶言辞恳切的邀请函,雪片般飞至法兰西喜剧院院长埃米尔·佩兰的办公桌上。
里昂丶马赛丶波尔多丶土鲁斯……这些巴黎之外的文化重镇,都渴望能在第一时间让《合唱团》出现在自己的舞台上。
佩兰院长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启动了《合唱团》的全国巡演。
巡演的时间,甚至比巴黎歌剧院更早,一时间在巴黎文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出发的日子到了,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人头攒动,喧闹异常。
不同于往常都是行色匆匆的旅客,今日的站台上是节庆般的氛围。
巨大的蒸汽火车头吞吐着白色的雾气;一节车厢上,「法兰西喜剧院」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演员丶乐手丶舞台监督丶服装师丶道具师……近百人的巡演团队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自豪。
专用的行李车上,满载着精心打包的布景丶服装和道具,它们即将把「池塘底教养院」的悲欢离合带到远方。
站台上,前来送行的人群规模远超预期。
除了演员们的亲友丶喜剧院的同事,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市民和戏剧爱好者。
记者们架起相机,镁光灯不时闪烁,捕捉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看!是穆内-叙利先生!」有人惊呼。
饰演「克莱蒙·马修」的让·穆内-叙利一出现,便引发了小小的骚动。
饰演「拉齐院长」的弗朗索瓦·戈蒂耶-吕扎尔什则与前来送行的戏剧评论家低声交谈着。
年轻的新星利奥波德-巴雷被一群女崇拜者包围,收到了一大束鲜花,脸颊兴奋得通红。
埃米尔·佩兰院长站在人群中央,满脸笑容地与前来道别的名流丶官员握手寒暄。
短暂的道别之后,火车汽笛长鸣,宣告出发的时刻即将到来。演员们陆续登上了车厢,开始踏上巡演之路。
————
巡演的第一站,是素有「法国第二首都」之称的里昂。
经过近一周的排练和紧张的装台准备,《合唱团》在里昂大剧院上演的日子终于到来。
早在巡演团队抵达之前,长达两个月的宣传预热已经将里昂观众的期待值拉升到了顶点。
《里昂进步报》连载了好几天巴黎以及本地的剧评人充满溢美之词的观后感;
那些在圣诞假期期间特地前往巴黎「先睹为快」的富商丶名流,更是成了《合唱团》的「义务宣传员」。
在沙龙丶在俱乐部丶在咖啡馆,他们不厌其烦地描述着那夜黎塞留厅的感动与震撼。
那全场泪落丶纸花飞舞丶千人合唱的场面,被一次次传颂,几乎带上了传奇色彩。
这使得《合唱团》在里昂一票难求。
演出前三周,所有座位的票券早已售罄;黑市上的票价被炒高了十倍,却依然有人趋之若鹜。
演出当晚,里昂大剧院门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人声鼎沸,仿佛整个里昂的上流社会都汇聚于此。
盛况之下是惊人的拥挤。
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半小时,剧院经理就不得不开放所有的走廊和备用空间。
很快,连走廊都站满了人,后来者甚至只能挤在出入口的过道上。
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只求能听到一丝从场内传来的歌声和台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