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章 行走的钱袋子 (第四更,求首订!)(2 / 2)

加入书签

或者,我安排个饭局,让主演跟您见见面?都是当红的靓仔丶靓女!」

「谢谢罗导好意。」陈秉文婉拒得乾脆,「饭局就不必了。

剧本您先留着,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他做了个送客的手势,「阿海,替我送送罗导演。」

高振海立刻上前:「罗导演,这边请。」

罗棋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地收起剧本,嘴里还嘟囔着:「陈生,您再考虑考虑绝对是赚钱的好项目.」最终在高振海的「护送」下离开了观塘厂。

「文哥,这罗导演」高振海送完人回来,欲言又止。

「把他列入谨慎接触名单。」陈秉文淡淡道,「以后类似的大导演,你帮我挡一挡。

告诉他们,我对空谈概念的项目没兴趣。」

「明白!」高振海点头。

然而,罗棋的到来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接下来的几天,陈秉文平静的工作节奏被彻底打破。

先是几位自称「独立制片人」的找上门,拿着五花八门的剧本,有鬼片丶有故事片丶甚至还有爱情动作片,个个都吹嘘自己的项目是「下一个票房奇迹」,目标明确:要钱。

接着是一些小电影公司的老板,姿态放得更低,表示愿意让出部分股权,只求陈秉文「拉兄弟一把」。

甚至还有两位打扮时髦丶自称是「新浪潮」的年轻导演,带着充满实验性的剧本大纲,试图用「艺术价值」和「国际奖项潜力」来打动他。

陈秉文不胜其扰。

他让高振海在厂里都打了招呼,非预约的「电影人士」一律挡驾。

但电话依旧不断,办公室记录的电话留言里,十有八九都是各种电影项目的自荐。

「文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高振海看着一迭留言条,有些头疼,「这些人怎麽都跟闻到血的鲨鱼似的?」

陈秉文揉了揉眉心,笑道:「阿海,这说明两点。第一,港岛电影圈确实缺钱,尤其是中小制作。

第二,我们投资《醉拳》的事,被吴思远或者其他人有意无意地放大了,我现在在他们眼里,就是个行走的『钱袋子』。

不过,我们的根基在实业,在陈记的瓶装化,在加盟网络的铺开。

电影投资,只是我落下的其中一颗棋子,是为了更长远的品牌布局,不是为了当散财童子。

这些找上门的项目,九成九都不靠谱。」

「那万一真有好的呢?」高振海忍不住问。

陈秉文嘴角微扬:「真有好的,自然会用实力说话,而不是靠嘴皮子忽悠。

记住,主动送上门的,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我们需要的是像《醉拳》那样,有清晰定位丶有核心卖点丶并且符合我们品牌调性的项目。

其他的.暂时不予考虑。」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

港岛电影市场潜力巨大,观众基础深厚。

未来,等陈记根基更稳,现金流更充沛,或许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影视投资部门,系统性地筛选项目,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寻找真正能与我们品牌战略协同的优质内容进行投资。

那才是长久的生意。」

高振海听得似懂非懂,但看到陈秉文笃定的神情,用力点了点头:「明白了,文哥!我会把好关,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打扰你!」

陈秉文笑了笑,目光重新落回凌佩仪的报告上。

然而,陈秉文并不知道,在这些噪音之中,一个影视界真正有分量的大佬,正将目光投向了他这个横空出世的「糖水大王」。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顶层办公室里。

一份关于日本市场拓展受阻的简报,正摆在邵逸夫的案头。

「六叔,」方逸华将一杯热茶轻轻放在桌上,「东宝那边对我们的《独臂刀》还是兴趣不大,他们更倾向于本土制作或者好莱坞大片。

松竹倒是愿意谈,但开价压得很低,分成比例也很苛刻。」

邵逸夫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日本市场这块硬骨头,比他预想的更难啃。

邵氏投入了大量资源,却收效甚微。

他需要突破口,需要能打动日本观众的作品,更需要打通发行渠道的关节。

「日本市场.是我们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邵逸夫的声音低沉,「不能放弃。

继续接触其他发行商,条件可以再灵活一点。」

「是,六叔。」方逸华应道,她深知邵逸夫对日本市场的执着。

就在这时,她的助理轻轻敲门进来,递上一份刚送来的《东方日报》娱乐版,并低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方逸华扫了一眼头条,「糖水大王跨界!陈记豪掷二十万投资吴思远新片《醉拳》」,以及副标题中那句「独揽日丶东南亚版权」。

她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助理退下后,方逸华将报纸递给邵逸夫:「六叔,您看这个。

有人投资了吴思远的新片,条件很奇怪。」

邵逸夫接过报纸,目光扫过标题和内容,尤其是在「放弃港台分成,独揽日丶东南亚版权」几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等他把新闻内容看完,随手将报纸仍在桌上。

他脸上没什麽表情,但方逸华知道,他此时正在思考。

「放弃港台基本盘,去赌日本和东南亚?」邵逸夫疑惑道,「要麽是钱多烧得慌,要麽就是另有所图。

日本市场现在连我们都举步维艰,这个叫陈秉文的凭什麽这麽有信心?

还是说.他背后有人指点,想在日本市场插一脚?」

方逸华心中一动:「六叔,您的意思是他可能是某些势力的白手套?

或者,他自己想涉足发行,先从我们还没完全掌控的日本市场入手?」

「都有可能。」邵逸夫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日本市场是我们邵氏未来十年的粮仓,不容有失。

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陈秉文,行为反常,动机不明。逸华,你找人调查一下。

看看他到底想干什麽。」

「明白,六叔。」方逸华点头应下。

邵氏在日本市场的开拓正处在关键而艰难的时期,任何潜在的搅局者,都值得警惕,哪怕对方现在看起来还像只小虾米。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