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涨薪(求月票推荐票追读)(2 / 2)
两条线如果开足马力,理论日产能在8万瓶左右!」
高振海在一旁补充道:「生哥,我仔细检查过设备。
萨克米那条线,稍微调试改造一下,灌装劲霸这种非碳酸饮料完全没问题,效率不会比沙田厂那条差多少。
三菱那条碳酸线,虽然暂时用不上,但设备状态很好,未来如果我们要做碳酸类功能饮料或者别的产品,立刻就能派上用场,相当于储备了一条优质生产线。」
凌佩仪笑着解释道:「富源汽水厂的厂房结构很结实,布局也合理,稍微改造一下水电和通风,就能满足劲霸的生产要求。
比我们之前看的几家条件好太多了。」
「听起来不错。」陈秉文看着照片上略显陈旧但骨架坚实的厂房和保养的很好的设备,问道,「老板什麽情况?
为什麽卖?」
「老板姓黄,五十多岁,做汽水十几年了。」凌佩仪解释道,「前几年竞争还不算太激烈,靠着给一些街坊士多店供货,勉强维持。
但这两年,生意越来越差。
去年底就半停工了,工人也遣散得差不多了,现在就他和两个老夥计看着厂子,靠出租部分仓库勉强维持。
他是真心想脱手,不想再耗下去了。」
「要价多少?」陈秉文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凌佩仪深吸一口气:「120万港币。
一口价,包括厂房产权丶两条生产线丶所有库存的瓶胚丶瓶盖丶部分原料,以及厂区内几辆老旧但还能用的叉车和运输小货车。」
「120万?」陈秉文微微蹙眉。
这个价格,在目前港岛工业地价和二手设备行情下,不算狮子大开口,但也绝对不便宜。
尤其是在对方经营困难急于脱手的情况下。
「是,我们试着谈了,黄老板咬得很死。」高振海接口道,「他说这厂房地段好,设备都是当年花大价钱买的进口货,虽然旧但没大毛病,这个价已经是割肉了。
再低,他宁愿放着生锈或者拆了当废铁卖。」
锺强补充道:「老板,从技术角度看,设备确实值这个价。
萨克米那条线,现在买新的要四五十万,三菱那条更贵。
厂房按地价算,也值个七八十万。
打包120万,不算离谱。
但.对我们来说,一次性拿出120万现金,压力不小。
而且,改造和重启生产线还需要额外投入。」
120万,几乎用掉了永隆银行那笔300万贷款的一半。
这还没包括厂房整修和设备维修费用。
虽然300万贷款本身预留了一半用于收购新的生产线,但那是考虑可能会收购两到三家的预算。
现在富源汽水厂就要把预算用光,陈秉文觉得自己还是亲自去现场看看再做决定。
「带我去看看。」陈秉文站起身,果断决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值不值120万,看了再说。」
翌日上午,观塘工业区。
富源汽水厂厂区内空旷安静,与不远处伟业大厦的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老板黄生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见到陈秉文一行人,尤其是认出领头的凌佩仪,他连忙迎了上来。
「陈老板,凌小姐,高经理,锺经理,欢迎欢迎!」黄生搓着手,努力挤出笑容,「地方是旧了点,但东西都是实在货!」
陈秉文点点头,没有过多寒暄:「黄老板,带我们转转吧。」
一行人走进主厂房。
正如凌佩仪和高振海描述的那样,厂房空间宽敞,采光良好。
两条生产线静静地卧在那里,像两条钢铁巨龙。
义大利萨克米的热灌装线,主体结构保养得不错,不锈钢外壳虽有划痕但无明显锈蚀,传送带丶灌装头丶封盖机等关键部件看起来状态尚可。
日本三菱的碳酸饮料线则显得更新一些,控制面板擦拭得乾乾净净。
「陈老板您看,」黄生指着萨克米线,带着几分自豪,「这台机器,灌装精度高,速度快!
要不是.唉.」
他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黄生那声叹息,带着几分不甘和无奈,在厂房里轻轻回荡,随即消散。
他没说出口的话,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若不是市场残酷,竞争激烈,经营不善,谁愿意卖掉这倾注了心血和积蓄的厂子?
陈秉文没有追问,只是微微颔首,深表同情。
凌佩仪陪着陈秉文,一边走一边低声介绍厂房的布局和附属设施。
她指着高处,小声说道:「陈生,您看,行车系统保养得还可以,轨道没有明显变形。」
她又指向厂房一角的库房说道,「库存清点过了,PET瓶胚大约还有三十万个,铝制瓶盖五十万枚左右,都是标准规格,我们改造后可以直接利用一部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