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 奏疏分级(2 / 2)

加入书签

反正,跟得上的人,自有官升。跟不上的,那就慢慢熬资历去吧。

他将这两本奏疏放到一边,又将那九本乙等奏疏细细看过一遍。

然后,再将丙丶丁二等中,司礼监与内阁定级各不一致的二十馀本,也一一翻阅。

看过之后,朱由检发现,两个机构的定级逻辑,大体上并无问题。这其中的些许差异,完全可以容忍。

就是其中一些涉及礼制的题本,虽然事情极小,毫不重要,但往往还是被定了个很高的等级。

比如,按祖制,天启皇帝大行未满二十七日,所有官方文书,皆应用蓝印,而不用朱印。

户部尚书郭允厚上奏,认为蓝印容易褪色,时间久了字迹模糊,恐在钱粮关防等事上,被奸人利用,造成舞弊,因此申请,所有涉及钱粮的事务,依旧使用朱印。

就这麽点事,内阁和司礼监,都给定了「乙」等。

朱由检想了想,暂时还是不打算去动这类事情的等级。

封建皇权的威严,很大一部分,恰恰就来自于这些在后世人看来,既无聊又无所谓的礼制仪式之中。

但他如今的威望,泰半还真就是来自于屁股底下这张龙椅的加成,还没到可以为了省一点批阅的功夫,就去动摇自己统治根基的时候。

将这二十馀本看完后,朱由检乾脆又从剩下的题本中,随机抽取了二十本来看,也未发现什麽大问题。

等到他处理完这一切,抬起头来,才发现,竟然只不过过去了半个时辰。

一时之间,朱由检仿佛回到了后世。

那时候天天加班到深夜,偶尔有一天能六点下班,茫然走在街边,就像不属于这个世界一般。

晚霞与路人,都那麽陌生。

登基以来,除了少数几日,他完全依赖司礼监做过滤,其馀时间,他都是亲力亲为,一份份将这动辄数百的题本,一个人全部过完。

每次用时,少则一个时辰,多则两个时辰。

今天这突如其来的高效,让他满心都是轻松与快乐。

正当朱由检准备宣布今日工作到此结束时,一旁侍立许久的高时明,却轻轻咳嗽了一声。

「陛下,这里……还有几份呢。」

朱由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在那四堆高高的奏疏旁,还孤零零地放着几本奏疏,以及一个上了锁的黑漆木盒子。

高时明上前一步,轻声解释道:「陛下,这几份,是李国普大人丶杨景辰大人所奏的贪腐密折,其中杨大人的奏疏,装在木盒子中呈上。」

「此外,还有刘若愚丶曹化淳丶郑之惠三位公公,分别就宫中人事丶财税丶监察三事所呈的内宫奏事。」

他补充道:「这几桩事,或是密奏,或是内宫中事,按制不走内阁。司礼监觉着事也不多,因此也未做定等,全部呈于陛下御览。」

朱由检陡然从「提前下班」的悠闲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也罢,只剩这几份而已。

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伸手拿起一本奏疏,说道:「确实没有几份……高伴伴,有心了……」

话未说完,他的手,却猛地顿在了半空中。

等等!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突然意识到,随着他的密折制度越推越广,这桌角区区几份的奏疏,很快就会膨胀为数十份,乃至数百份!

甚至不说密折,随着厂卫重构完成,他伸向大明各地的触角越来越多,他需要处理的信息量级,也必将呈几何级数暴涨。

到了那个时候,如今的司礼监和内阁,恐怕就难以承受这等信息量级的工作了。

朱由检轻轻用指节,叩击着光滑的御案,发出笃丶笃丶笃的声响。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件事情,他之前一直没有细想,但此刻看来,却必须提前规划了。

现有的司礼监和内阁,终究只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农业帝国治理模式的巅峰。

但随着他伸向大明各地的触角越来越多,他需要处理的信息量级,也必将呈几何级数暴涨。

他需要的,是一个更现代化,也更专业的机构。

不再是以文官丶太监这样去区分,而是取财税丶军事丶科技丶谍报丶人事丶舆情等各方面的职业官僚进入才是。

整个机构应该是百人以上的规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司礼监十数人+内阁三人的小班子。

有意思,朕居然要提前开设军机处了吗?

不对……或许应该叫——「?」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