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五年计划(1 / 2)
第136章 五年计划
短命的第一届政府标志着戴高乐第一次执政的失败,民族英雄最终还是没有在政治上击败法国自路易十六死后,长久以来的政治惯性。
其实早有预兆,从戴高乐返回巴黎到现在的一年零四个月时间,法国已经短短时间公投了五次,绝对无愧于民主典范。
科曼返回北非之前的最后一个行程,是看望即将退伍的青年师师长杜瓦尔将军,感谢对方毫不犹豫的背锅,让一些有争议的政策推行下去。
这个感谢是真心实意的,从巴黎解放到现在虽然时间不长,很多事情短时间可能也不会显露出来效果,但好的趋势已经开始。
面对科曼的感谢,杜瓦尔将军自然是照单全收,他知道科曼这麽低的军衔,绝对不是过来做这些无用功的基础,而是代表陆军总参谋长来的,「那些议员把将军逼走,不知道下一届政府会采取什麽样的态度。」
军人嘛,一般都是保守实力的一员,杜瓦尔将军不出意外当然也是,因此对戴高乐的下台有些怨气。
科曼没法安慰杜瓦尔将军,实话实说道,「按照现在议会当中的形势来说,一个左翼政府将会诞生,虽然我们并不喜欢这种局面,但也没办法。」
法共加上社会党,正好超过国民议会的半数席位,两党结成左翼联盟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不出意外戴高乐之后这一届政府会有浓重的社会主义色彩,就是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
从十月份大选结束到现在,不算临时政府时期,戴高乐在和议会的对决当中就坚持了短短不到三个月,这个成绩很难说有多好。
「看起来德拉贡上将并不担心。」杜瓦尔将军从科曼没有变化的脸色上得出了判断。
并不是德拉贡上将不担心,主要是科曼不担心,笑呵呵的回答道,「连我们的民族英雄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法共和社会党又能坚持多久呢?」
政治势力不稳定,对法军来说说不定还是好事呢。就没有空去干涉处在军管当中的阿尔及利亚,法国军队就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大展拳脚,推行军队想要的政策,反正在政策上早就没问题了。
只是在之前因为戴高乐还是法国的领导人,他本人是军人对军队影响力又特别大。
谁都不知道戴高乐心里到底是怎麽想的,万一想要捍卫共和限制军队的行为,以戴高乐的身份来说当然会成功。
现在戴高乐下台了,议会的党派想要撼动阿尔及利亚军管的现状,成功率就大大降低。不是说不会成功,但这需要时间。
科曼考虑到第四共和国平均连组阁时间只有半年一次的政府寿命,估计应该是不会影响到北非海外省的稳定和繁荣了。没有外部干涉因素,就看军管北非海外省的军队,能够做到哪一步。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科曼带着艾娃加德纳回家和一家人小聚,饭后直接和陆军总参谋长阁下上楼,政坛形势对法共和社会党空前有利,父子俩决定就这个问题谈谈。
「现在国有化浪潮非常凶猛,我们也要表现出来军队是和政府站在一起的。」科曼对德拉贡上将说道。
其实也不用说法共和社会党怎麽样,解放之后的法国本来就很社会主义,法国政府立即将战时与法西斯合作的企业收归国有。
雷诺汽车公司丶法国染料公司丶电影工业和国营报业公司以及四大储蓄银行和保险公司均收归国有,信贷掌握在国家手中。
一个月之前法兰西银行被收归国家成为国家银行,一旦社会党和法共结成的联盟控制议会,大规模国有化肯定会启动。
英国在艾德礼首相时期的国有化运动就很大,把法国的国有化运动看成是英国的加强版就行了。
「你对计划经济感兴趣?」听出来了科曼的想法,德拉贡上将心里一惊,这种倾向他倒是第一次发现,从什麽时候开始的?到苏联一次之后?
「只是不排斥,但也不推崇,经济发展要实事求是。」科曼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计划经济的思想,源于马克思。他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在于希望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两大部类发展不相协调的矛盾,进而彻底消除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这种思想,经过列宁的实践成为一种现实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并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应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