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十亿美元(1 / 2)
第164章 十亿美元
「根据爪哇岛的外籍兵团反馈,顾老板提供的补给还是得到认可的。」科曼塞了一口回锅肉含糊道,「本来在不同地理范围就要入乡随俗,现在唯一可惜的就是我们需要一些北方风格的食物。」
「长官,这是为什麽?北方菜系在堤岸也不多见。」顾青已经听科曼提及不少次对北方菜系的推动,但是他不理解。
科曼上辈子唯一一次感到饥饿的时候就是过了长江,其实也怪他生活经验不足,按照家乡同样价格的标准点餐,结果麽?那特麽给他饿的。
简直梦回解放前,他成年之后还是头一次掉到了百斤以下。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无非就是物价问题。
「法国在北非的海外省,一大主粮是高粱。因为那种作物比较耐旱。我们对海外省的开发仍然在进行当中。气候比较接近于你们国家的北方,赤道非洲倒是和你们南方,以及西贡这边的环境类似。」
科曼说到这像是想起来了什麽,从最近闲暇的工作时间之外,拿出来了收集的手工艺名单,放在了顾青面前道,「这是巴黎那边统计你们国家历次参加世博会的工艺品,以及驻华大使馆通过你们政府,拿到的造办处门类,你还有一年时间。」
科曼拿出来的造办处工艺品一共包括十三个大类,珐琅丶玉丶瓷丶金丶裱丶绣等等,以及下面的雕刻丶镶嵌等等超过一百个细分分类。
顾青只是看了一眼,再看科曼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某种不可名状,「长官,是不是?你说是不是?」
「你觉得我在掠夺你们国家的工艺?」科曼把顾青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说出来,在对方就是这个意思的脸色前解释道,「人不要用掠夺来形容,我会报价给他们选择权,这都不是强制的,不过留在国内麽?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风险还是比较大。」
虽然解放战争在东方大国的历史上,烈度并不算高,但也足以导致很多手艺人活不下去了。
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例子可能并不贴切,但填饱肚子确实是第一要务。战乱年代哪有生意?
「顾老板,不会断绝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传承。只不过法国需要这种手工业来塑造一些东西。」科曼放下了吃乾净的碗筷,笑呵呵的道,「说不定未来,你会感谢我,也不是没有例子,英国有一个已经在你们国家灭绝的动物叫麋鹿。」
按照企鹅游戏的话来说,这叫做钱其实不是被你花了,只是换一种方式陪伴在你的身边。
一时间想不开是可以的,只要最后按照科曼的指导去做就行了,不过为了让顾青能够更加没有心理负担的去做,他还是解释了战争对手工业的打击。
炮党治下手工业的萧条,和其根本没有建立起来稳固安全的统治息息相关,哪哪都是军阀谁有空研究这些东西。当然还有抗日战争这一重要因素。
等到这一场内战打完,手艺人估计就更少了。最后科曼强调,为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并非不是出路,说不定前景更加广阔。
「长官,你真会开玩笑。」顾青的心情好了一些,至少科曼并没有在言语上轻视自己民族的工艺。
「我实话实说的时候,别人总是认为我是在安慰。」科曼哭笑不得的道,「美国的杜邦家族,在移民美国之前就是波旁王朝的钟表匠。这个例子是不是能够说明问题,法国会给这些手艺人庇护,让其安心的生活。如果有一天你们国家想起来了,想要让这些手艺人回去,我也不会阻拦。」
他当然不会阻拦,大概率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科曼谈兴正浓,直接和顾青商量在帝都举办锻刀大赛,以及造办处门类的各种赛事,第一名当然会有奖金,以及全家移民的合法名额。
「你们堤岸的华侨富豪和我本人各自出资一半,绝对不让你吃亏。」科曼信心满满的说道,「至于政府那边的关系,我可以通过驻华大使那边解决。对了,厨师也算在内。」
阿尔及利亚和大西北的气候类似,科曼说北非的主粮之一是高粱确实是真的,因为这种作物比较耐旱。以后军队肯定会将其降低到不影响粮食自给率的地步,但半乾旱地带无法种植小麦的地方,高粱还是会种植。
说到这北非还有沙漠治理问题,这就不是现在能够解决的了,至少和常公肯定没什麽可谈的,他都够不到大西北,以后和新中国谈这个问题更合适。
在中餐和手艺人问题上,科曼耽误了一点时间,但这不耽误吃饭,天色已晚他准备回到公寓,顾青则客套的挽留,「是怕艾娃女士担心麽?」
「她生病了,嗓子痛。」科曼脸色严肃的开口道,「她本来是一个大明星,来到西贡只能依靠我,我要早点回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