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国前的最後一战【4k】(1 / 2)

加入书签

第133章 回国前的最后一战【4k】

「王上!不能签!您不能签啊!」

看着郑棣带回来的朝堂。

老臣陈玉厚悲愤无比苦口婆心劝说郑主不要签下条约。

陈成这给出的都是一些什麽条件。

仅仅是粮都足足有两千方!

虽然给了郑氏时间让郑主年年向英军贡米贡银。

但他无疑是打算擢尽安南的人力物力。

可以想像的是郑主若是签下这份条约安南必将国将不国。

而他也势必会背上千古骂名被大越的臣民指着脊梁骨骂!

这样的条约真是罄竹难书,哪怕是丧权辱国四个字都无法形容。

陈玉厚又岂能让郑主签下呢?

然而陈玉厚的劝说非但没能让郑主回心转意反而令他愤恨不已!

「陈玉厚,若不是你当初唆使本王跟陈成开战。」

「我安南焉能有今天!」

他仰天长啸流下了两行清泪。

「事到如今,本王主力尽丧,陈成随后能够攻破升龙将我郑氏灭族!」

「大越国内,阮丶莫丶武三个叛贼又助纣为虐正在蚕食本王的地盘!」

「我要是不签下这份条约,郑氏举族又哪有活路!」

郑主泪流满脸道:「事到如今,为保安南社稷,为保郑氏宗庙。」

「本王也只能让人签下这份条约了!」

「王上,您当真如此!」

陈玉厚悲从心来,他面带决然老气秋横地开口。

「多说无益,本王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郑主断然开口。

轰的一声,这位老臣一头撞上大殿上柱子。

顿时血流如注倒在了郑主面前。

「陈大人!」几名安南文臣悲痛欲绝可是郑主却冷笑一声:「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命报君王!」

「来人啊将陈玉厚给本王拖出去!」

翌日清晨,升龙城门打开,郑主命郑棣签下条约同意了陈成的所有要求迎接英军进城。

陈成也没有继续为难他以英王的名义下令安南全国止戈。

阮氏丶莫氏丶武氏镊于英军兵威莫敢不从。

至此安南战事平息郑主彻底成为陈成统治安南的代理工具。

在升龙城中休整几日后。

陈成收到了郑主第一笔三百万两银子的赔款。

待他搞赏三军后。

大将马九功奉命率领本部兵马留守升龙控制安南朝堂。

英军主力则在陈成的率领继续北返抵达了谅山。

此时此刻,归国在即。

陈成全军三万多名将士纷纷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杀进国内。

然而等巍峨的镇南关城出现在英军面前时。

英军上下不由地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镇南关坐落在十万大山中。

不仅地势险要,关城雄伟,守关的定南藩兵马也早已等候多时。

英军若是强攻只怕全军将士不死上大半是绝对破不了关的。

「英王,让末将率领兵马进入十万大山中绕上一阵吧。」

「看看能否寻出定南军的破绽。」

「从背后夹击镇南关打通归国之路。」

大将马宝开口主动请命。

遇上雄关除了正面硬攻外。

毫无疑问派遣小股精锐翻山越岭抄袭其后是最好办法。

马宝原本为李成栋的部将。

曾在三顺王南下时退入粤北山区打游击。

归附西营后又常年活动在云贵山区中。

他的部队正如狄三品等人的军队一样。

是这个时代最适合山地作战的军队。

让他去抄袭镇南关之后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陈成却是断然开口:「不可!」

「孤听闻线国安为了保住地盘不惜将广西的大部分兵力抽调至此。」

「若是淮国公率领精锐抄袭。」

「部队遁入十万大山中与主力脱节一旦被定南军围攻。」

「毫无疑问,必然全军覆没!」

精兵抄袭后路这也得在守关敌军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如今线国安已经将三万广西兵马拉到边境,

马宝若是率领一支精锐放弃辐重盔甲仅以轻装上阵。

只怕会在十万大山中被优势清军以逸待劳围攻至死,

「既然不能直接抄袭镇南关。」

「英王不如让末将率领本部兵马前往高平。」

「从太平府境内潜回国内从背后助大军破关吧。」

否决了马宝的提议后吴三省文主动请缨镇南关虽然地势险要扼住了英军的北返之路。

然而十万大山何其漫长。

英军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口岸可以归国。

如今莫氏就占据高平割据于安南国内。

倘若英军前往那里经高平绕路回国就可以避开镇南关从太平府境内回国了。

等到那时,陈成率军主力驻扎镇南关外,吴三省率军从太平府侧击。

英军两路夹击必能击破线国安打通镇南关,

然而此言一出陈成却道:「从高平入境不免是一条计策。」

「然而线国安兵力充足,我军绕路去高平不能确保太平府内没有定南藩驻军。」

「倘若他分遣一军在太平府阻击我军。」

「定南军占据险要仍能阻挡我军归国。」

如今陈成全军三万多将士而封锁边境阻挡他归国的定南藩兵马也有三万上下。

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

横亘在中越之间的十万大山就是一道天堑。

可以给予线国安天然的防御优势。

无论陈成是直接攻关还是分兵去高平。

只要对面有定南藩兵马坚守英军就别想入境。

「英王所言极是,高平莫氏说到底是我中国保留对付安南的一枚棋子。」

「我朝天兵从国内可以藉助莫氏轻易进入安南。」

「然而想要反其道而行之却是难了。」刘玄初轻叹道。

险要的十万大山就是中国和安南的天然分界线。

也是安南能够多次独立的屏障。

昔日郑氏推翻莫朝大明为了保持对安南的威镊。

特地保留莫氏在高平充当一个棋子。

好让中国之兵随时能够藉助莫氏跨越十万大山杀进河内。

然而这枚棋子却是对外不对内的。

中国之兵能从广西接道高平杀进红河平原。

安南兵马哪怕拿下高平却依旧无法入境广西。

如今陈成纵使分兵高平也无法直接突破十万大山!

「难不成我军奋战大半年打穿整个南洋转战万里。」

「却要在国内前被定南藩阻挡望而却步吗?」靳统武长叹一声。

英军从景线开始转战方里降服数国。

缅甸丶安南无不被攻灭丶降服。

此等赫赫武功足以在青史留名!

然而他们在南洋转战万里好不容易来到国门面前。

却被定南藩阻挡在外一筹莫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