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战局,堵截尚可喜!【4k】(2 / 2)

加入书签

岳乐见状趁势反扑,眼见天色已晚吴三桂无可奈何只能然下令退兵。

旬日之间,清吴两军在长沙境内对决两场,一胜一败。

这让吴三桂和岳乐同时颓丧起来。

岳乐原本的计划是挺进长沙逼迫吴三桂不得不从其中战场调兵回援,好减轻鳌拜和尚可喜的压力。

然而清兵虽然有六方之众可在吴三桂精锐四散的现在仍击不败三万馀吴兵,吴军在西北和广东的态势依旧未减。

而吴三桂却是想一战击破岳乐。

可吴军虽然在野战中击败了清兵却拿不下岳乐在阿弥岭的大营。

这无疑会让清军在湖南境内能够扎下一颗钉子直接威胁吴军老巢长沙!

二人经过两场大战后都大失所望。

然而和岳乐不同吴三桂虽然拿不下清军的阿弥岭大营。

但在长沙战场上吴军依旧拥有骑兵优势!

「马宁!高启隆!听令!」

「汝二人各率三千兵马袭击岳乐粮道。」

「孤要让他粮尽自退!」

阿弥岭下吴三桂冷冷开口。

他虽然从正面打不下岳乐大营。

然而清军光在阿弥岭驻守有什麽用?

岳乐的粮草还不得从萍乡运到这里?

只要马宁和高启隆二人能够袭击岳乐粮道令清兵乏食。

待时日一久,岳乐必定会从阿弥岭退军。

等到那时吴三桂挥兵冲杀又将是一场大捷!

打定主意,马宁和高启隆二人各率三千精锐绕过阿弥岭。

开始频频袭击清军粮道。

这下子岳乐顿时就头大了。

吴三桂遣精锐袭击粮道他自然得分兵保护。

然而清军野战不如吴军,精锐更是拍马不及。

岳乐分兵如果分多了必定会惊动阿弥岭下的吴三桂。

若是分少了又如何是吴军精锐的对手?

就这样两军在阿弥岭对峙一个多月。

马宁和高启隆袭击清军粮道屡屡得手。

缴获和烧毁了大量清兵辐重。

令龟缩在大营中的岳乐苦不堪言。

然而就当吴三桂依靠袭击战术即将把岳乐从阿弥岭逼出来时。

一个噩耗却突兀传来令他所做的一切化为了泡影。

清廷安南将军吴拜得知岳乐被困在阿弥岭。

亲自从南昌率领三万大军抵达萍乡为主力运粮。

随着这支为数众多的清兵进入湖南。

长沙战场上的天平陡然逆转。

岳乐和吴拜二人的兵马已经膨胀到八万人而吴三桂却仅有三万。

纵使吴军的单兵素质依旧在清军之上。

可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清军吴三桂已经没有必胜的把握。

再加上岳乐稳扎稳扎在阿迷岭等处大力修筑工事。

吴军已经无法将清军驱逐出湖南。

清吴两军不得不在长沙战场上展开对峙!

当吴三桂的主力受挫在阿弥岭下时。

西北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狄三品在平凉大破毕力克图后。

陕北吴军纷纷从各地南下关中一度威胁西安。

然而就在此时经过长途跋涉后。

鳌拜平定西北的最大依仗一一关外八旗却抵达了战场。

盛京将军吴库礼率领关外八旗兵九千并索伦精锐六千人进入西安。

与此同时关东各地的援兵也不断地涌进关中。

当狄三品集结精锐搜集陕北各地的降兵丶义旅。

拼凑了三万能战之兵进攻西安时。

清廷在关中聚集的军力已经达到八万馀人。

他已经没有把握击破这麽多清军强行打下西安城了。

更何况当吴军南下关中时。

甘肃提督柯永盛,宁夏总兵胡有升,延绥总兵陈极新依旧坚持效忠清廷。

这群边将奉鳌拜之令或前来秦州,或抄袭平凉。

已经严重威胁狄三品的老巢。

迫不得已之下这位西营老将只能率军撤出关中回援平凉。

在清廷近二十万大军的压迫下。

西北吴军虽然骁勇善战然而胜利的天平却不断地倾斜。

不过即便如此。

狄三品依旧在泾州再次击败毕力克图,又于固原大败胡有升。

牢牢地守住平凉地盘,在哪里招抚百姓,进行耕种,发挥自己的经营本领。

囤积粮草,募集新兵。

准备在平凉长期坚守死死地盯着西北大地上为吴三桂争取时间。

而西北主帅王屏藩也不甘示弱。

西北吴军主力在汉中休整后当即拔营北上准备解围秦州和狄三品连成一片再次同鳌拜对决!

当湖南的吴军主力和西北的吴军偏师各自为了生存奋战之时。

东南之地上,耿军也在奋战,耿精忠从兴化北上加入了抗清前线。

耿军在上饶丶抚州丶衢州丶台州等地和清军来回争夺。

虽然受制于资源和战力。

耿军非但无法突破进占江南反而愈发地后力不济。

可耿继茂父子却牢牢地牵着了大量清兵支援了其他战场。

耿军如此,进入江西的吴军偏师也不逞多让。

当吴将高得捷和韩大任率领一万八千兵马攻占吉安后。

由于萍乡的失守。

事实上这支吴军偏师已经跟主力脱节。

然而即便如此为了支援主力跟岳乐的对决。

高得捷奋力攻打袁州并一度得手。

可是在二十万清兵云集的江西高得捷的这支偏师终究实力不足。

只能固守吉安袭扰岳乐后路。

根本无法以一己之力扭转整个江西战局。

然而随着吴三桂丶王屏藩丶狄三品丶高得捷丶耿继茂等人的奋战。

清军的数十万兵马都被牢牢地牵制在各大战场。

使得广东的尚可喜除了苏拜外得不到一兵一卒地支援。

这无疑让广东战局已经注定了结果。

并且为了让广东战事提前结束。

当尚可喜率领两万多主力从新会北上之时。

鹤山之地,高耸地茶山上英军战旗飘扬。

陈成放弃三水却并没有撤退,反而率军来到此处占据茶山,遍竖旗帜,牢牢地挡住了尚可喜的北归之路。

意图将他消灭在西江西岸。

当看到茶山已经被英兵占据自己北返广州的道路已断时。

年迈的尚可喜不由地手脚冰凉。

他知道自己若是过不了茶山回不去广州。

那麽不用多说整个广东都会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