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治治德玛尼亚人的精益求精病(2 / 2)

加入书签

鲁路修捋顺了思路后,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点拨古斯塔夫:

「所以,古斯塔夫先生!我们现在能发现这麽多问题,这是好事儿啊。发现了问题,说明我们至少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目前帝国煤炭不缺,但煤炭运力不足。要解决这一点,又需要钢材来造铁轨和火车,而炼钢又需要更多的煤,尤其是进口的优质调配比焦煤原料。

那麽,我能想到的一个关键破局点,就是帝国需要在鲁尔区丶大肆扩建低成本炼『只能满足基本质量的钢材』的产能。

这种劣质钢材,不用非常精细地除杂,也不用精细配比的焦煤来作为除杂还原剂,就直接用普通动力煤炼焦,然后用炼低成本钢。克虏伯作为炼钢大王,这方面可是责无旁贷。」

古斯塔夫毕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德玛尼亚实业家,几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商界习惯,让他根本无法自己想到这种损招。听完鲁路修的建议后,他几乎是下意识跳了起来:

「鲁路修上校?!你知道你在说什麽麽?你是想毁掉克虏伯这个品牌的商誉吗?而且那种随便用动力煤炼焦再粗制滥造出来的钢材,有什麽用?哪个军工客户敢用?」

鲁路修:「我没让你给军工客户用——但是你难道没有发现麽?帝国原先的炼钢业太良心了,钢材的行业最低质量标准定得太高,很多时候,一些没那麽重要的东西,其实没必要用好钢来造。

你怕没客户要,我就可以马上帮你想两个客户:首先,你可以跟国铁公司申请,战时要扩大机车产能和增加铁轨复线率。有些新铺设的复线铁路,就没必要用太好的钢。

尤其平原地带的铁路钢轨,稍微差一些火车也能跑,不会有安全问题。而货运专用的路线,车速比客运慢,铁轨质量差一些是无所谓的。无非是运载量大一些,但只要枕木和碎石地基扎实,别下沉就好。

此前和平年代,帝国修造的铁路,都要求钢轨至少保质30年,如果保养和检查够严谨,用上50年也不是不可能。但现在是战争年代,战争年代你造质量那麽好丶保证能用30年的铁路干什麽?战争能打30年麽?

稍微偷工减料一点,在可控范围内偷工减料,只要经过技术验证,确保能稳稳用20年丶保养好用30年,就足够了!战争胜利后,等帝国恢复了元气,将来和平年代再慢慢叠代基建也来得及!

至于火车车皮,就更不用说了。火车的防撞质量要求应该比汽车更低才对!因为不会有别的车来撞火车的!就算车头不能用劣质钢造,车皮绝对是可以的。

有了劣质的铁轨和车皮,就可以把煤炭源源不断运到全国各地,其他民用物资的运输也不会受军列的明显影响。你要知道帝国的经济受铁路的影响比其他敌国都更明显。因为和平时期我国的铁路太好用了,全国工农企业对铁路的依赖性都太高了。」

鲁路修这个观点,其实来自于后世二战中「自由轮」案例的启发。

地球上的二战历史中,丑国为了对抗潜艇战,就想出了号称「自由轮」的计划,让本国造运输船的那些船厂丶每周能下水一艘大船。最后造船的速度比敌军潜艇击沉的还快,也就扛住潜艇战了。

而「自由轮」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降本增效丶在于「偷工减料」,从用的钢材是劣质钢开始,每一步都在偷,别的船舶设计寿命可能是二三十年以上,而自由轮的设计寿命只有五年!

五年之后继续正常跑的倒也有,但往往都会被拿去研究,看看它为何能如此长命。

而既然丑国和布国那些海洋国家能够搞自由轮。

德玛西亚这样铁路上的国家,为什麽不能搞「自由列车」?

而且,鲁路修前世玩《钢铁雄心4》,游戏里一项铁路科技「国铁52型」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初他一开始玩游戏,还以为年代更靠后的火车性能会比早期火车更强,比如拥有比「装甲列车」更不怕空袭破坏的抗性——

但后来玩多了才注意到,游戏里最后一代火车的最大特点就是「便宜」,用的资源更少,而性能是完全没提升的。

地球历史上,二战后期的火车也是减料减质丶降低成本的。可惜一战时候反应迟钝的官僚没有注意到这个可以节约的点。

原本钢轨设计寿命三十年,鲁路修良心一点,也不求降低质量到五年十年了,但降到二十年,实际使用还能延寿几年,绝对够打完这场世界大战丶再熬过中间的停火期丶再彻底结果敌人了。

三十年最低保质期有点太浪费了。

火车车皮,只要是拿来运货的,不用运人,同样可以降低质量标准。又没人会开车撞火车,还怕劣质钢材造的车皮会自己跑着跑着散架了不成?

帝国缺乏精确配比的优质焦煤,却有大量富馀动力煤和铁矿石,不造劣质钢白不造!

古斯塔夫着实被说心动了,他知道这事儿要是成了,也是大笔的生意和利润,还能为国做事。

就是,有点损克虏伯这种百年钢铁大王的品牌形象。

而鲁路修似乎从对方的犹豫中,看出了其核心顾虑,便拍了拍古斯塔夫的肩膀,帮他坚定决心:「如果是担心品牌形象,新投资的钢铁厂,别打克虏伯的招牌就是。

生意还是你的生意,而且我想办法帮你包销,你只管扩产就好了,天下还去哪儿找那麽好的买卖?我就一点要求,包销的话,你最多比成本价加一成半的毛利给我供货,钢材不许涨价。

我拿了你的钢,用『大众』的品牌去造自由火车,这个牌子之前刚刚跟斯柯达的人合作了半履带牵引车,就是造傻大粗笨便宜好用的低端运输工具的,我不怕损害品牌形象。

造机车厂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也从你这里采购,钱就用我的电炉钢厂给你出货的货款一点点抵,我还可以再拿出几千万马克追加投资。至于增设复线铁路的钢轨,你的劣质钢炼钢厂直接生产就是了,我们一起想办法,找国铁的人疏通关系。

实在不行,就游说国会,改组国铁,让普罗森铁路公司和巴里亚铁路公司丶巴登丶符滕堡各邦的铁路公司战时深度联营,推举一个铁路规划总监上去,最好连带着占领区的铁路规划事宜一起抓。

这样下来,我可以拉到巴里亚丶符滕堡丶巴登三大公国的票,巴登大公又掌握着战俘和占领区事务部,要把规划权抢到我们的人手里,还是有把握的。大不了让一部分利益给普罗森容克那边,军备生产统筹归他们的人管。」

古斯塔夫思前想后,终于还是被鲁路修的「大规模扩产劣质钢,专用于造火车和钢轨」的计划说动了:

「希望你能够及时运作下来,我这边立刻开始动手扩产炼钢厂,争取三个月内有眉目,半年内大规模出钢造车。」

鲁路修:「再快一点,我们要争取在今年冬天拿出足够多的低成本车皮,让全国的人民在这个冬天不用受冻,至少确保鲁尔区的煤炭别积压,想运出去就能运出去。」

古斯塔夫:「要这麽快?那铺设铁轨丶建设工厂需要的大量劳工,可能都筹措不过来。现在可是战时,壮劳动力占用太明显了,帝国已经有300多万青壮被拉进军队了。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也早就实行管制了,不是靠加工资就能招到人的。

你应该知道,修铁路最大的成本是人力,要平整地皮,铺设路基丶枕木丶紧固铆钉,各种重劳力作业,相比之下钢轨那点成本,已经不算什麽了。」

鲁路修:「劳动力的问题,我找鲁普雷希特公爵和巴登大公解决!我们刚刚在东南线抓了70万战俘,而且巴登大公就是战俘与占领区事务部部长,抓人的和分人的都是我的上司丶对我言听计从,这事儿你跟我合作绝对错不了。」

话说到这份上,古斯塔夫终于彻底对鲁路修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能够成事的关键结构洞啊!

方方面面的人都给他面子,人面人情那麽广,不跟着鲁路修上校干还能跟谁干?

哪怕克虏伯百年老厂,至此也要稍微抱一抱鲁路修的大腿了。

「那行,你尽快想办法帮我弄一批乾重活的战俘来,劳动力缺口一填上,我就扩建钢厂丶准备承建铁路,保证这一切都在半年内进入正轨!战时速度!」

「成交,乾杯。」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