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上桌吃席(2)(1 / 2)
第217章 上桌吃席(2)
正当石守信在晋王府,被司马昭委以重任的时候,卫瓘也在石守信落脚的屋舍里等着他,因为有大事要谈。
此时此刻,在院落中的某个厢房内,卫瓘看着自家那个面有喜色的侄女卫琇,心中五味杂陈。
其中有欣慰,有愧疚,还有对傻姑娘不给家里传递消息的无奈。
冷场了一会,他这才开口询问道:「琇娘啊,你当中夫人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怎麽……如今却还是处子之身呢?你是不是被石郎君厌恶了?」
卫瓘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问这个,但又不能不问。他平日里就是个观察入微之人,侄女究竟是什麽情况,几乎是一眼可见。
自家侄女送出去是用来笼络人心的,如果被厌恶了,那不但不能起到联姻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彼此间的合作关系。
卫瓘是聪明人,自然是知道,做事讲求的是实际效果,而不是表面功夫。
「伯父,这件事其实是……」
话说到一半,卫琇却停住了不知道该怎麽接着往下说,抬起的手也垂了下来。
她跟石守信确实没有进行过「热战」,然而两人但凡是有机会,都会进行烈度很大的「军事演习」。
要是以石守信前世的视频上架尺度,那也是妥妥十八禁系列的小黄片,怎麽能说是被厌恶了呢?
「伯父,阿郎一直很怜惜我的。」
卫琇脸上带着尴尬的笑容,找了个藉口。床上那些事不方便当做例子来反驳卫瓘。
其实她跟石守信之间,有很多不能对外人启齿,乾柴烈火一样的小羞耻。
难道卫琇说昨晚她还跟石守信,两人在军帐内抱一起亲热吗?
是能向卫瓘证明很受宠,但说这些隐私也不合适啊。
「你要多保重才是,强扭的瓜不甜。
若是真的被嫌弃厌恶,回家住也可以的。
石郎君那边,我去跟他解释,你不必多想。
中夫人不过妾室,凭着卫家的家世,让他送你回来不是难事。
你扛不住了,不要一个人憋着。」
卫瓘叹息了一声,劝慰了卫琇一番。
不过他似乎误会了对方的意思。
「不用了不用了,我真的没事。」
卫琇吓得连忙摆手。卫瓘看卫琇态度很坚决,根本没有回家的意思,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忽然,他坐直了身体,面色肃然问道:「石郎君在青州如何?」
「伯父,这个……阿郎不让说。」
想起羊徽瑜的风流韵事,卫琇面有难色婉拒道。她似乎也没搞懂卫瓘想探知的究竟是什麽事,但是羊徽瑜的事情是绝对不能说出去的。
「我也不能告知麽?」
卫瓘皱眉道,脸上显露出些许不满,两人依旧在跨服聊天,所想的事情完全不同。
「伯父,这真不能说,要不然我就要被扔出门了。」
卫琇态度很坚决。
「也罢,那我不问了。」
卫瓘又叹了口气,随便说了一些闲话,主要是聊起家中的变化。
最近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卫琇父亲卫寔被授予爵位的事情。
卫琇对此一点都不意外,因为石守信早就说过,卫寔一定会被授予爵位,这也是司马昭对卫家的封赏之一。
没过一会,石守信就从晋王府返回到了这里。卫琇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伯父肯定跟自己男人有重要的事情要谈,于是连忙退出房间。
等卫琇离开,石守信刚刚落座,卫瓘就开口道:「卫某刚刚被晋王任命为洛阳的城门校尉。」
他不苟言笑,连客套都懒得演一下,直接上乾货。听到这话石守信微微点头,想起之前在晋王府中,司马昭对自己的任命,好像有点明白这位权臣想做什麽了。
「卫某河东人士,因为灭蜀之功入晋王之眼,实则在洛阳根基浅薄。」
卫瓘直言不讳道,没有任何遮掩。
他,此刻也是个外来户,也是刚刚进入核心决策圈,这方面资历并不比石守信好多少。
「若是在洛阳本地根基深厚,恐怕也很难得到晋王信任。
譬如说贾充,若是比官位,比资历,那显然是该他站出来主持大局。
可事到如今,晋王却没有用他,而是重用我等这般在洛阳没有根底之人。
这其中缘由,颇有些门道,实在是一言难尽。」
石守信补充了一句,可谓是字字珠玑,一语道破了司马昭的忧虑。
司马昭宁愿把卫瓘和石守信拉到洛阳来,在关键时刻掌控洛阳的城防,也不肯让贾充办这件事,看上去是意味深长啊。
原因无他:晋王体弱多病,世子当自勉。
司马昭大概也知道这些,他身边那些「老兄弟」,多半也知道。大家都把宝压在司马炎身上,把司马昭当期货死人。
这敬畏之心就少了很多。
所以在司马昭看来,与各方牵扯不多,有能力有手腕可以掌控住兵马,又已经证明过忠诚的人,才是该委以重任之人。
可惜这样的人并不多。
李胤虽忠却不善掌兵,贾充能掌兵却心思诡谲为人奸猾,羊氏外戚在洛阳根基深厚。
这些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石守信和卫瓘二人,恰好就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正是如此。
卫某听闻,明日朝廷应该会下旨,授予石使君司隶校尉之职。
如果是真的,你我二人该通力合作才是。」
卫瓘不动声色说道。
「是啊,石某与卫公也是老相识了,在蜀地便是密切合作。
有什麽事情,派人来支会石某便是,不必劳烦卫公事事亲临。」
石守信微笑说道。
二人又客套了几句,随后他便亲自将卫瓘送出院落大门,这才回到刚才会面的屋子,坐在桌案前抱臂沉思。
别看卫瓘这次话说得不多,但没有一句废话,特别是卫瓘本人在担任城门校尉的消息,更是令石守信吃惊。
所谓城门校尉,初设于西汉,专职掌管京师城门屯兵与防卫事务。
其属官包括(城门)司马丶十二城门候等职官,形成了完整的城防管理体系。在东汉时改制过一次,削掉了部分权柄,与执金吾丶北军中候共同构成中央宿卫系统。
曹魏时虽然被再次削权,可依旧是牢牢掌控着洛阳外城墙所有城门的日常防务!只是兵马被砍了不少,已经完全无法与城内外驻扎的禁军相提并论了。
这个职务,要说单独搞兵变,只不过是天方夜谭,贻笑大方而已。可要查探什麽人进出过洛阳城,那消息是一等一的准!
况且关键时刻把城门锁住,也能解决不少麻烦事,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司马昭安排卫瓘这个职务,恐怕保证消息灵通是第一位的。
而司隶校尉就不必多说了,朝廷明面上的特务机关,专门抓人抄家灭族的,石苞就曾经多次担任司隶校尉,替司马昭干过不少黑活。
这个职务在曹魏经常换人,毕竟时间长了,当权的司马氏也不放心。
总体而言,城门校尉和司隶校尉可谓是互有长短,然而一旦两者联手,其威力之大无须赘述。
近期洛阳出了什麽乱子,卫瓘也好,石守信也罢,都不知晓,想来要不就是藏得极深一点风声都没有,要不就是司马昭在开国大典之前神经过敏,有些草木皆兵了。
上任之后,很多事还得好好查一查,现在都不好说。
「看来司马昭为了自己能顺利登基,已经是尽最大努力了。
这次谁要是不识相跳出来,只怕是要倒大霉。」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心里盘算着自己应该怎麽做。
司马昭作为期货死人,他的话,是不能完全信的,更不可能他说什麽,石守信就做什麽。
而这位承诺的赏赐,很有可能根本无法兑现。
然而,也不可能完全不听司马昭的,那样的话,石守信压根就活不到开国大典举行的那天。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控制的尺度,一不小心就会翻车。实际上今夜卫瓘脸上表情凝重,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当初参与伐蜀的时候,卫瓘面临的情况远比今日更加恶劣,但看上去却比现在淡定不少。
「大家都不容易啊。」
石守信又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