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章:风波起(1 / 2)

加入书签

戴义不愿多说,刘吉自然也不再问。

只是心中,念头却依旧翻动。

朝堂之上,一个人的表现,是最能体现想法的。

在某件事上,赞同或反对是一种表现,沉默不言,同样也是一种表现。

戴义不肯在李文祥之事上发表看法,或许是他行事低调谨慎,不愿招惹是非,也或许是他在刻意的和内阁保持距离,也或许是天子不让他说。

具体如何,暂时无法判断。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戴义既然这个时候没有插手,那麽,接下来他应该也不会干预事情的发展。

这对于内阁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

将票拟写好,万安将奏章递到了一旁舍人手中,又转给了戴义,后者看了一眼之后,也仍并未多说什麽,就将其收了起来。

李文祥之事有了结论,但阁议还没有结束。

很快,万安又道:「昨日科道所上奏章,多数都已交由有司查探,如今尚无结果,暂且不论,唯有吏科给事中王质所上章奏,依陛下口谕,应付内阁商议。」

「今日诸位都在,便都说说,对此事的看法吧。」

和刚刚在李文祥一事上的强势态度不同的是,这次万安明显不想率先表达看法,而是将话语权交到了刘吉和尹直的手中。

议事厅中沉默了片刻,尹直率先开口,道。

「朝廷自有典制,不管是致仕荣休,还是犯错罢黜,都是有例可循之事,科道虽有劾奏之权,但也并非可以任意而为。」

「考核朝廷官员,是吏部的事,内有京察,外有大计,若是吏部铨选不当,科道自可弹劾,但王质这份奏章,却要求指明劾奏,此乃逾越本职之事也,理当驳斥。」

尹阁老原本对于王质的这份奏章,就很是不满。

此时让他来发表看法,自然是态度鲜明。

在他看来,万安应该和他一样,也是对王质厌恶至极。

毕竟,真的要论一个科道清流口中,所谓『庸碌无能』之辈,朝堂上哪还有比万阁老,更符合这个标准的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对于尹直的这番表态,万安却并没有立刻开口赞成,相反的,他的眉头微拧,似乎是有些不太满意,很快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刘吉。

后者见此状况,目光微微一凛,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沉吟道。

「科道之职,本在拾遗补缺,有所劾奏当然无妨,但是,单凭以年老为由,难免有所偏颇,我也赞成尹阁老所言,铨选之事,乃吏部职责,不应由科道越俎代庖。」

见此状况,万安皱眉思索了片刻,很快道。

「二位,如今朝中局势,你们应该也心中有数。」

「陛下新登大位,朝中诸臣摩拳擦掌,欲辅弼陛下,连日以来,通政司内阁章奏不断,可见诸臣尽忠之心。」

「近年以来,先帝时常抱病,诸司虽仍旧理事,但也确有年老者不堪重任。」

「依我之见,科道固然不应逾越本职,指名劾奏,但许年老无为这上本自陈,却分所应当。」

「二位以为如何?」

闻言,尹直和刘吉对视了一眼,皆听懂了这话中的用意。

万安这番话,前半截和后半截听着有些不搭腔,但正因如此,意思反而明白。

听说章奏不断,言下之意是,科道既然已经闹腾起来了,总该有个交代,不然的话,这帮人肯定会继续闹下去。

何况,如今既然是权力大洗牌的时候,总要让出一些东西,该让步的还是要让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