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下旨(1 / 2)
朱骥的做法还是十分谨慎的。
应该说,在历代的锦衣卫指挥使当中,朱骥算是为数不多名声还算不错的。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朱骥守法!
这话听着有点荒谬,但对于锦衣卫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
这些年来,但凡是朱骥办过的案子,基本上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审案的时候,他也很少动用酷烈的刑罚。
正因如此,在成化朝东,西厂猖獗的情况下,朱骥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反而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赞誉。
但对于朱佑樘来说,朱骥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是成化皇帝的亲信。
一个被文臣清流赞誉的锦衣卫指挥使,却是皇帝陛下的真正心腹,这听起来好像有些矛盾。
可事实就是如此,朱骥当年被流放之后,是成化皇帝亲自赦免了他,将他官复原职。
后来也是成化皇帝一步步提拔他,让他坐上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所以对于朱骥来说,成化皇帝对他,是真正的天恩浩荡。
这也是这次朱佑樘愿意将这桩案子交给朱骥来审的原因。
他想看看,这位被自己的父皇信重多年,甚至愿意让他以都指挥使的身份掌锦衣卫事的大臣,到底是否如他印象当中的那般忠心不二。
所幸的是,朱骥也没有让他失望。
刚刚呈上的这份密奏当中,列举了李孜省一党的许多罪状,事实清楚,脉络明晰,涉及的人员范围虽广,但也足够精确,有尚未审查清楚的地方,也专门做了解释和标记。
这麽短的时间内,能够查出这麽多的东西,无疑是朱骥能力的体现。
但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外朝对此,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反应。
那些科道言官,虽然还在追着李孜省一党不放,但密奏当中呈现的这些证据和供词,他们的奏章当中,都没有明确提及。
甚至于,现如今朝堂上的主攻火力,都已经集中到了阁部大臣这边。
这意味着锦衣卫虽然查到了这麽多的罪证,但是,却没有一丝一毫向外泄露。
单从这点来说,朱佑樘还是十分满意的。
不过,也是时候了。
将奏章看完之后,朱佑樘沉吟片刻,很快便做出了决定。
他将一旁的朱笔拿起,在奏章当中圈定了几个人名,随后,命人送回到朱骥的手中,道。
「司礼监这边对梁芳等人的审问也差不多了,这几个人是李孜省一党的核心党羽,所涉案情众多,不可姑息。」
「你可持此朱批,率锦衣卫将其捕入诏狱,严加勘问,相关人员一应田宅家产,俱行封存,待朝廷有所定议之后再行处置。」
沉吟片刻之后,朱佑樘又侧身对着一旁的郭镛吩咐道。
「传一道旨意下去,近段时间朝廷政务繁忙,文武百官凡有品级者,无公务不得随意出城。」
这话一出,朱骥和郭镛二人齐齐一惊。
如果说,将李孜省一党捕入诏狱还算是顺理成章的话,那麽,禁止百官随意出城,可就更让人忍不住多想了。
拖了这麽久,天子总算是打算彻底处置李孜省一党了吗?
不过即便猜到了这些,他们也不敢多说什麽。
就在此时,朱佑樘的第三道口谕也随之下达,只见他将内阁刚刚呈递上来的几份奏章找出来,在上头批了两句话之后,又吩咐道。
「派人分别去内阁和万安的府邸传话,所请致仕不允,万安那边,让戴义亲自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