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2 / 2)

加入书签

初秋上午的风是凉的,吹到腿脖子上,让她不自觉地一哆嗦。

许天殊低头,看着这一身精心挑选的穿搭,不得不承认,其实自己还是喜欢他的。可是……脑中冷不防地冒出许妈妈四年前说的一句话——你非要和他在一起,就别做我的女儿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四年前,她已经做过选择了。

掐断了漫无边际的联想,许天殊还是忍不住回想刚才刘宇闻说的话——他去南站送家人,他家里人为什么来北京,难道是来看病,他父亲的情况更糟了?

带着一肚子心事,她回到工位,没精打采地处理工作。

到中午,打开微信,才看到岑奕岩回了消息,一条三秒的语音:“我堵在西直门了,改天吧”。

语速很快,背景有些杂音,像是边开车边说的。

许天殊关了手机,没有回复。

***

中秋节这天,许天殊去笑吧俱乐部录制“边角笑料”的素材。

首期节目发出后,数据表现差强人意,新号起步阶段,除了要推广投流,探索新的内容形式,迎合市场口味也很重要。既然接手了,就得把它做好。

许天殊觉得内容策划还有改进空间,和廖人通商量后,决定收集一部分演出现场的音频用作剪辑资料。线下演出,嘉宾临场反应更自然,台下观众敢于互动,效果比单机口播更好,没准儿能捕捉到爆款金句,成为下期节目的引题。

“笑吧”中秋专场的票卖得很不错,BOBO酒吧的演出大厅坐满了人。

许天殊在舞台不起眼的角落找了张桌子做临时工作台,放收音设备。廖人通给她给安排的执行助理叫龚韧,外号小龚,协助她录制。

中途,许天殊去了个厕所。碰到在后台候场的阿然,两人聊起来,阿然说今天要讲新段子,摸不清观众反应会怎样,有点紧张。

许天殊给她打气,说自己也在台下听,给她当托,保证不让场子冷下来。

被她这么一鼓励,阿然心情放松了许多。果然上台后,演出效果拉满,末了,阿然照旧要向观众提一嘴自己的红娘身份,一半是塑造人设加深观众印象,一半是为了宣传鹊桥网。

结束后,还有较真的观众找过来,要加入鹊桥会员,指定让阿然当自己的“缘分管家”。许天殊看着她这波操作,心想能把主业和副业联动起来,资源互通,简直一举两得,不禁有些佩服阿然。

下午场的演出结束,几个演员打算去旁边的新疆菜馆子聚餐,毕竟是中秋节,大家聚一聚图个热闹。阿然把许天殊和小龚也喊上了,许天殊无奈拒绝:“我得去趟宜家挑个桌子”。

副业任务越来越重,许天殊不好把播客的活带到公司去做,只能增加在家的工作时长。

房东给她卧室配的书桌不大,是张不带抽屉的拼接刨花板,不到一米宽。只放化妆镜、护肤收纳盒等小物件,桌面就显得局促了。

许天殊想置个新桌子,和化妆桌区别开,专门用来办公。在网上看了一圈,她种草了宜家的两款桌子,打算去线下试试效果。正好BOBO酒吧离四元桥近,收工后,许天殊打车直奔宜家。

一来,先上三楼餐厅吃晚饭,她端着托盘找了靠窗的位置,看着玻璃上映出一贯暖色调的光,身后是稀稀落落的用餐人群,许天殊竟有点想家了。

她坐下,把自己点的三文鱼冷盘和果汁摆好盘,拍了张照发到家庭群里。爸妈没有回复,可能也在吃饭,没看手机。

吃过饭,一个人慢悠悠地在家具陈列区闲逛。可能是饭后血糖上来了,也可能是节日情绪作祟,看到被布置得温馨整洁的样板间,她莫名生出“想有个自己的家”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