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2 / 2)

加入书签

萧宴宁忙从折子里抬头,皇帝这个时候召见安王,应该和他年前提议安王前去通州有关。

皇帝这是想通了?

安王还没见到,就看到萧宴宁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皇帝英挺的眉峰一拧:“看你的折子。”

萧宴宁:“……”

他在心中哼唧,本来就想让自己听着,要不然早把自己赶一边了。

第159章

安王走进大殿向皇帝请安,他对皇帝仍旧尊敬,但到底历经过一场生死,尊敬之下还多了几分无法改变的疏离。

皇帝:“平身。”

萧宴宁朝安王微微一笑,起身打了个招呼:“三哥。”

安王点头客气回道:“七弟。”

皇帝看着安王,父子相见本是喜事儿,然而因横在心中的过往,气氛有些压抑。

作为下令者,面对洗脱冤屈的儿子,皇帝有些不自在,他抿了抿嘴:“看过你母妃了吗?”

安王神色平静,语气恭声:“儿臣赶着来见父皇,还未前去给母妃请安。”

皇帝嗯了声:“你母妃这些年身体也不好,多入宫看看她。”

想到芸妃,安王眼中流露出几许温色,神情都跟着柔和了几分,他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当入宫常伴母妃膝下,以尽孝道。”

皇帝嗯了声,沉默片刻,他终于说出今日召安王入宫的原因:“平王在通州经营多年,如今他骤然出事,通州那地就有些不太平。朕想让你前往通州,压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稳住局面,震慑东海。”

皇帝自幼生活在通州,那是他的成长之地,他对那里的感情不一样,他自然不允许那里出现乱子。

安王:“父皇有命,儿臣万死不辞,自当替父皇分忧。只是儿臣体内有旧伤,怕心有余而力不足。”话说到后面,他脸色有些为难。

安王嘴里的只是二字音未落,萧宴宁就在心里感慨,这是要婉拒。

要他是安王,他也这么做,安王也是人,他不是铜墙铁壁铸成,他是血肉之躯,他身上流血会疼,心里受伤会难受。

他也有七情六欲,经过诏狱这么一遭,安王心里要是没有一丝怨气才怪。

再说,当年人家本来在西境打仗呢,因名声太盛,得老百姓认可,被那些大臣今日嘀咕两句明日说道两声,愣是把皇帝和太子都嘀咕出疑心病了,眼瞅着快灭了西羌,结果把人给召回了京。

回京就回京吧,谁知道也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被弄了个家破人亡。

是个泥人被这样捏巴,都得捏出三分性子来。

不过萧宴宁知道,安王最终还是会去。不是烂好人,也不是圣人转世,安王在边关多年,见了太多生离死别,这样的人看不了百姓受苦受难。

皇帝心里也明白这是安王的推脱之词,他道:“旧伤在诏狱而得,是需要好好调养调养,那就等你身体养好了再去。”

安王没想到皇帝会提起自己在诏狱之事,不过这份惊讶很快就消散了。

事情已经发生,皇帝提不提这些往事对安王来说没太大差别,他道:“多谢父皇体谅。”

如果安王站在一个皇子的立场上,他受了这么大的罪受了这么多的委屈,通州是太平还是是混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根本不会去通州。如果站在黎民的角度来,通州他早晚都会走一趟。

黎民无辜,百姓无罪,在安王心里,黎民百姓不该因一些人的私心而受家破之灾战乱之苦。

安王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如竹如兰的君子。

皇帝:“回去好好休息,早日把身体的伤养好。”

安王:“谢父皇,儿臣告退。”

安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