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8(1 / 2)

加入书签

杀之气震慑四方。乐师立于船头,笙箫齐鸣,悠扬的曲调随水波荡漾,奏出出行的欢喜之意。

吉时到,船队缓缓离岸,水波荡漾,萧宴宁看着龙舟渐行渐远,最后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一道金线,消失于浩瀚的烟波之中。

站在风中的萧宴宁心下有些怅然。

太上皇这次说是下江南,到时肯定会往通州拐一趟。

主要是太上皇的生母蒋太皇太后的心病在那里,这些是太上皇要关注的事,萧宴宁也只是随便想想。

等回到宫中,怅然之意尽消,太上皇离京,皇城内寂静了不少,可朝堂之上仍旧如同以前一样热闹。秦昭在京三个月,这次再回江南,已经被封江南巡抚,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两三年,秦昭就该回京了。

秦追能年纪轻轻便成首辅,当真是把天时地利人和占完了。

秦昭要想走到这一步,步伐肯定会慢上一些。

对于秦家,对于秦昭甚至对于任何朝臣,在萧宴宁这里都一样。

有才就用,没才就弃。

萧宴宁到底多了一辈子的记忆,血缘这些对他的束缚很小,他需要的是实用人才,哪怕尖酸刻薄些只要一心为民也可以。

只要是实干型人才,有点自己的小心思,想往上爬想出人头地,这些都无伤大雅。

只是,谁都不能越过他心底那条红线。

至于秦家已到现在的位置,进无可进。

萧宴宁心里想的是,他在位一天,只要秦昭不犯浑,至少能保秦家安然。

等他没了,这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网?址?f?a?布?y?e??????ǔ?????n?????????????﹒???o??

还好,期间还有几十年的时间,秦昭日后也会想清楚秦家的路该怎么走。

朝堂百官自然知道秦昭前途无量,心下难免生出羡慕之情。

朝堂之上那点风波,萧宴宁根本没放在眼里,他现在一心扑在海事上,于是在天气越来越暖之际,他问工部尚书方知善,船只准备的如何了。

方知善表示,船坞本就数十艘新船,已经下水实验过了,可航行。

只是皇上要求的大船,船坞还在建造,还需要些时日才能建好。

萧宴宁道:“无妨,既要出海,又不是一开始就要去海的另一边,能航行多远就航行多远,只要出去后平安归来就好。”

方知善表示,官船出海,队伍庞大,若真遇到一些不长眼的贼人来犯,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萧宴宁心道,谁说文臣杀气不重,这是没遇到利益相关的事,遇到了,文臣脾气也一样暴躁。

既然船只准备好了,剩下的时间就该准备出海要进行贸易的东西。

大齐地广物博,太多好东西可以进行贸易了。

而让群臣在意的是这次统领船队的人选。

不少人在暗中使劲儿,都想让自己的人上。

萧宴宁也没让百官久等,直接宣布心中早有了人选,以左军都督魏盏为正使,梁牧为副使。

正使的人选没人吭声,有关梁牧为副使,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赞同者觉得梁牧毕竟在西境待过数年,海上要是遇到匪寇,定能周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