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 / 2)
李璧月将那颗黄色晶石接过,仔细凝视。这枚黄色圆球约鸽子蛋大小,通体浑圆,毫不浮夸,应该确实是传灯大师死后留下的骨殖。
——为了这枚小小的舍利子能安全回到长安,整整一支扶桑遣唐使团都死于东海。不知当年东渡传法的传灯大师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不过,佛骨舍利顺利到手,她也就可以顺利向圣人交差了。
她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将佛骨舍利小心收藏起来。
唐绯樱又道:“姐姐,还有一个情报,不知你有没有兴趣知道?”
李璧月:“什么情报?”
唐绯樱道:“这颗佛骨舍利有些古怪。当初滕原野将之带在身上,经常胡言乱语,说什么‘此身寂灭归尘,归去不如不归’什么的,经常说要回东瀛去。我疑心这佛骨舍利里面或许有那位传灯大师残余的灵识,又或许这位传灯大师并不希望自己死后回归中土……”
李璧月讶然道:“竟有此事?那这两天佛骨舍利在你身上,可有什么异常?”
唐绯樱道:“没有,也许是传灯大师知道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土地,也没了回扶桑的指望,就不挣扎了也说不定……”
传灯大师并不想自己的舍利回到中土。
李璧月想起那晚明光禅师所言。
“……如今圣人和昙摩寺为了奉迎佛骨舍利,劳师动众;敕造法华寺,专门安放佛骨舍利,更是劳民伤财,并非善举,也不一定是传灯大师心中所愿。”
当时她并没有将明光之言放在心上,如今看来,其中或许另有内幕。
不过此事是他们佛门内部之事,与她承剑府毫不相关。而且佛骨舍利既已归唐,遣唐使已死,佛骨舍利也不可能再送回扶桑,她也便收起心怀,道:“这是佛门之事,我们承剑府的任务告一段落,诸位便先与我一同回驿馆吧。”
她指挥夏如松和夏思槐劈了些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将高正杰的尸体抬上,准备返程。
高大人虽然做下恶事,但是他也是从三品的朝廷命官,后事处置还需奏报长安,等待圣人指示。
东海之滨离海陵城距离并不近,等几人回到驿馆,已是半夜。
众人忙碌半宿,等用过晚饭之后便各自回去休息。
这次回来又多了一个人,李璧月便指使驿卒给唐绯樱安排好房间,便准备回自己居住的小院。
于旁的人而言,佛骨舍利之事已告一段落,今夜可得一夜好眠。
可于李璧月而言并非如此。
佛骨舍利失而复得,鸿胪寺正卿高正杰竟是扶桑使船劫杀案的幕后主使,她需要连夜写好奏章,加急将此事奏报圣人,说不好又要熬夜。
她转过曲折的亭廊,只见东栏之外,正立着一道白衣飘飘的僧影。
那是出身昙摩寺的少年佛子——明光禅师。
明光打了一个稽首,道:“李府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