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1 / 2)
神色舒缓了一些,道:“原来如此,那说起来她也不算大过。承剑府的遗嗣,海外飘零一甲子,尚有思故国之心,也算难得。至于她要加入承剑府,这件事卿家自己做主便是。”
李璧月松了一口气,知道唐绯樱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至于剩下的,便是她的借题发挥了。
她上前一步,面朝李怡单膝跪下,道:“启禀陛下,承剑府素来忠于帝室。六十年前,承剑府百余府卫,因为玄宗皇帝一言,便携带家眷,飘零异国,死而无悔。如今的承剑府亦可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她低着头,感觉到李怡的目光在她后背上逡巡。
她看不到李怡的表情,却知道此刻皇帝陛下的目光应该没有那么温和,而是如同鹰隼一样,审视着她。
良久,她听到李怡的声音响起:“你昨晚见过太子了。”
圣人虽然年老,但不失敏锐。她不过多说了一句话,他便立刻知道其中因由。她知道前后两封诏书的事,所以急着向他表忠。
李璧月道:“是。”
李怡道:“那武宗太子李屿呢?你怎么看?”李怡声音幽幽:“十年前,谢府主似乎有意于辅佐李屿继承皇位。”
李璧月背上一凉。
她至此终于明白,分明她并无大错,在此之前圣人也对她十分倚重,何以昙无大师一言挑拨,就差点被下诏问罪。
什么徇私枉法都是借口,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当年谢嵩岳站错了队。
海陵一案,高正杰的背后有武宗太子李屿的影子,而且对方的目的很有可能是谋逆篡位。——这使得圣人对承剑府的信任已不如当初那般牢靠。
毕竟,在李怡心中,高正杰与承剑府的差别自然是有,但是也并没有那么大。高正杰能与李屿勾结,承剑府自然也有可能。
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只是怀疑臣子不忠,便可下诏入罪,本不需要有什么证据。
李璧月抬起头,声音昂然,斩钉截铁:“并没有什么武宗太子,我大唐朝只有一位皇帝陛下,也只有一位太子。其余敢僭越者,皆为叛逆。李璧月手中之剑愿为陛下肃清逆党,还朝野一片清宁。”
李怡又定定地看了她好一会,道:“爱卿能这么想,朕心甚慰。你起来吧。”
她重新站起身,这才感到背上已是汗流浃背。
李怡又道:“卿家之前说,高正杰曾经招供,指使他的人是姓楚?这个人是谁,卿家是否有方向?”
李璧月回答道:“高正杰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楚’字,便蛊毒发作身亡。朝中诸臣,姓氏或封号中有‘楚’字的不少,范围太大。微臣打算趁这一段无甚大事,慢慢排查。”
李怡点了点道:“那此人就交由承剑府继续追查,若有消息,爱卿可随时向我汇报。”
李璧月:“是。”李璧月知道这一关算是过了,能让她继续追查此事,表明她已重新得到了圣人的信任。
***
从甘露殿出来之后,已经过了午时。
李璧月算了算时间,离襄宁郡主的生日宴会只有一个时辰。
她回到自己居住的拂霜楼,换了一身衣服。上午那一套算是朝服,过于庄重了些。她不喜欢时下贵族间流行的广袖高腰襦裙,嫌裙子太长,不方便走路,便选了一件月白色对襟褶裙,配上绿色披帛,只是这样就不方便骑马。
她想了想,最终换了一套青灰色的锦澜衫,着白玉冠,腰间配剑。这是男子的装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