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2 / 2)
事关皇亲国戚,金吾卫肯定是要确认之后才能向圣人、太子奏报。若是李璧月不在,赵洵大可自己进去。如今承剑府主在这里,正好做个见证。
李璧月点头,跟在赵洵的身后进入了小楼的废墟之中。
地面之上,躺着一具已经烧成焦炭的尸体,那尸体的面目已无法辨认,只能勉强从身形辨认出是一名女子。
小楼中残留的热气蒸得两人满头是汗,赵洵望向李璧月,问道:“李府主,您看,此事该如何向圣人奏报。”
李璧月尚未答话,忽地后方有一个人冲了上前,“扑通”一声跪在尸体旁边,悲声道:“姑姑,姑姑……你为什么想不开啊……”
原来是太子李澈到了。李澈与这位长公主一向走得颇近,这几日长公主身体不好,他也常到公主府问候,不意竟然横生这等变故,伤痛之情溢于言表。
赵洵劝慰道:“逝者已矣,太子殿下节哀。”
李澈强自镇定下来:“长公主这幅遗容,已不适合让人瞻视。赵大人命人取担架和白布过来,容我为她收殓。”
赵洵擦着一头热汗,答应着去了。
李璧月站在长公主遗体前,俯身拜了三拜。
赵洵命士兵们抬了担架过来,李澈将长公主的遗体抱了起来,放在担架之上,又用白布盖住。
李璧月望着已然烧成灰烬的长公主府,心中唏嘘。
不过短短数日,这座华美府邸的两位主人相继命赴黄泉。
昨日宴良辰,今日化烟尘。
人生无常,不外如是。
***
因法华寺的开光大典在即,长公主的丧事并未大肆操办,只以薄礼安葬。
李璧月心中唏嘘,但也无暇过问此事。圣人既命承剑府与金吾卫共同负责开光大典的安全工作,她这几日十分忙碌,不时与金吾卫的几位将军见面磋商。回到承剑府,也与楚不则、长孙璟等人讨论细节,调集自家人手,做下种种计划。
一直到第三日,才将这些事安排得差不多。
五月二十五,开光大典正式开始。
一大清早,整个长安城都喧腾起来。自武宗灭佛以来,长安城再没有过这等规模的大法会。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诸国的游客,纷至沓来,将整个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法华寺门前的大广场上,一万名僧人全部席地趺坐,组成纵横各一百人的巨大方阵。
广场外围人头攒动,不知被踩掉多少双鞋。附近酒楼茶楼的高处也全都挤满了人。
从广场再往内,便是今年才完工的法华寺。
此寺专为纪念传灯大师而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