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1 / 2)
气,这份难得的温情让李璧月心下感动:“多谢师兄。”
她一边吃饭,一边又议起公事,问道:“师兄这两天在城中调查傀儡宗的事,是否有结果?”
“我已经将城中那些出演傀儡戏的茶馆都暗中探查了一遍,并没有什么发现。倒是另有一事……”楚不则说起白日得知的消息:“太原府的马刺史已决定明日开始向受灾的百姓发放赈灾粮,我承剑府担负监察之责,眼下恐怕得先将傀儡宗的事放一放,王琼英的案子也放一放,先专注放粮一事。”
李璧月身负钦差大臣的身份,此事她本该亲自到场。但她想起今日玉无瑑提及的三十多人失陷矿洞之事,权衡之下道:“我明日另有要紧之事,需要亲自去办。放粮之事先由师兄代为监察。太原刺史马兴远是从前武宁侯府的旧属,他已承诺会配合我们行事,这头应是出不了什么岔子。”
楚不则面露疑惑:“什么事情能比放粮之事更加重要?”
李璧月抿唇微笑:“此事干系众大,暂时需得保密。我承剑府既称‘承天授命,剑法浩然’,总有见到了就不得不为的事,师兄等我的好消息便是。”
楚不则点头道:“好。”
晚饭之后,李璧月回到房间。她关紧房门,点燃灯火,将从兰阁里带出的那两张纸靠近火源,上面果然慢慢浮现字迹。
“臣紫清启奏:七月十二,臣与谢嵩岳至太原二龙山,见有明火从地下出,致山中林木生火,十日不绝。此火灭而复生,绵绵不尽,谢嵩岳不得已削西峰之顶将此火封于地下。我二人仔细勘探,起因原是二龙山余脉小孤山金矿,矿脉深入致使地脉生变,地火滋生。如今矿脉已深及地下数十丈,如继续深挖,地火爆燃,恐有地震之虞。届时山崩地裂,天柱颓倾,河水断流,灾荒可致也。二龙山乃我朝龙脉所系,如若地脉生变,龙气散逸,后果堪虑。金银虽重,但相较一朝国运,有如鸿毛之轻。臣请奏封闭金矿,封山永不再采,以祈陛下千秋万代,国运昌隆。”
李璧月暗自心惊。这件事不仅与玄真观紫清真人扯上关系,承剑府谢嵩岳也插了一杠子。紫清真人早就发现若是小孤山的金矿继续开采,可能引发地震,致使河水断流,造成灾难,还会有损大唐龙脉。
龙脉影响一朝国运,是何等慎重之事。所以当时的大唐天子见到这封奏疏几乎是想也不想,立下一道圣旨敕令太原府关闭金矿。但龙脉之事不宜大肆宣扬,所以当时的太原刺史封闭金矿给出的理由是,金矿已经开采殆尽。失去生计的矿工们大多离开小孤山,另寻生计,可还是有小部分留下了,聚居在居安村。
二十年后,有人却找到了的当年的矿工和后人们,说当年金矿并未开采殆尽,鼓动矿工继续深挖,其后二龙山果然发生地震。
这是意外?是巧合?还是有心人有意为之?
说不定此事与傀儡宗有关,而傀儡宗的背后可能还有十年前失踪的武宗太子李屿。不管怎么看,这件事都弥漫着一股阴谋的味道。就算不是为了救人,她也应该前往玉无瑑所说的矿洞调查一次。 网?阯?F?a?b?u?页??????μ?????n?Ⅱ????Ⅱ??????????м
皇权倾轧,谁是谁非,难以论定。纵然十年前武宗死后,谢嵩岳曾属意由太子李屿继承皇位。可十年之后,李屿与傀儡宗勾结,以傀儡术害人,罪行累累;若是蓄意触动地火,引动地震,更是天理也难容了。
第二天一早,李璧月便一人一马到了知一观。
玉无瑑正在门口等她,招呼道:“李府主,若是准备好了,我们就去矿洞口与居安村的人会合。”
李璧月“嗯”了一声。一旁的玉无瑑唤了一声:“小白。”他话音未落,一团毛绒绒从一旁的松树俯冲而下,飞到玉无瑑的怀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