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0(1 / 2)

加入书签

间时,李璧月正站在那座靠近正东那座竹制的墙壁,眼睛一眨不眨。她身姿挺立,已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

唐绯樱凑了过去,“喂,姐姐,你在这儿罚站呢?这一进明月湾,到处都是竹子,你还没有看够,一块竹墙有什么可以看的?”

李璧月摇了摇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竹子。”

唐绯樱仔细一看,这面墙壁的竹子和其他墙壁用的还真不一样。其他墙壁的竹子都是竹黄色,唯有这面墙壁用的竹子上面有着紫褐色的斑点。

这也难不倒她,唐绯樱道:“这就是湘妃竹嘛,这个典故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说是久远的时候,舜帝的二个妃子,名叫娥皇女英。舜帝南巡的时候,她们千里寻追舜帝,到君山后,听说舜帝已崩,抱竹痛哭,流泪成血,落在竹子上形成斑点,所以这种竹子又叫湘妃竹。”

李璧月:“我说的不是这个。这些竹子上的紫褐色斑点恰好形成了一幅又一幅的壁画,你再仔细看。”

唐绯樱仔细看去,发现果真如李璧月所言。竹子上的黑色斑点的分布密度与正常的湘妃竹的密度并不相同。似乎有一些地方的紫斑被人为刮去,剩下的部分恰好被分割为六幅壁画。

唐绯樱一一看了过去。

第一幅壁画上的位置是在高山险流之间的江滩边,地形与她们之前经过的明月湾非常相似,看起来就像是发生在明月湾的故事。壁画上,有一艘船正在沉没,船上的人身着宽大的袍服,有的落水,在他们的后面,有十几艘大船,大船上都是披甲持弓的战士,箭矢如飞蝗一般射向落水的那些人,水中的人们奋力向江滩上游去。

第二幅画上是在山岭之间,那些着宽袍的人已经少了很多,他们簇拥着一个戴着王冠的首领下在林间歇息,可是前方出现了一群举着火把的蛮人,这些蛮人戴着翎羽,身着兽皮,手持鱼叉,将这些宽袍人围了起来。

第三幅画上,这些人宽袍人沦为蛮人的俘虏,被用绳子捆成一串。蛮人们兴高采烈,燃起盛大的篝火,围着篝火跳舞。

唐绯樱不由得嘀咕道:“不知这些乘船到明月湾的是那些倒霉蛋,才摆脱敌人的追杀,后来又落到这些蛮人的手中……”

李璧月饶有兴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这壁画上讲的很有可能是乌夷族的祖先们的故事,你接着看后面。”

第四幅画上的画面就比较残忍了。蛮人们堆起无数的柴堆,俘虏们像猪羊一般被架在柴堆上,蛮人们将这些俘虏当成自己的食物,就要分而食之。中间石台上,最大的柴堆已经点燃,那个戴着王冠宽袍人身体被束缚在一个立木上,他脚下燃着熊熊烈火。在立木上方雕刻着一个青面獠牙,长着兽角,手握着火球的凶神。看起来,这群蛮人颇有仪式感,在吃大餐之前就先祭神。这个俘虏的首领,就是蛮人献给神的祭品。

第五幅画上,柴堆上木柴都已经燃成了灰烬。那个戴着王冠的首领他站在石台的灰烬之上,下方的野蛮人都对他顶礼膜拜,他头上的王冠换成了烈火的图腾。

第六幅图上,野蛮人在这个首领的带领下冲到了江边,打败了大船上那些披甲持弓的士兵,大船最终离开了明月湾。

唐绯樱皱眉道:“前面的三幅图好理解,可这后面三幅图是什么意思?”

李璧月道:“根据情报,乌夷拜火族人的祖先是南朝时期陈朝的贵族,他们被隋军追杀,逃入西南的深山之中,与西南土人结合,吸收了对方崇拜火神的信仰,形成了现在的乌夷族人。”

“前面几幅画讲的就是他们被隋军追杀,逃到明月湾这个地方上岸,可惜时运不齐,被蛮人俘虏,差点沦为被蛮人烧烤的美食。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第五幅图,陈朝人的首领因为身份尊贵,本来是土人用火祭献给他们信奉的火神的祭品。可是此人经历烈火焚烧而不死,我想他应该被这些土人当做火神的使者,顶礼膜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