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 / 2)

加入书签

连每日来讲经的高僧都告了假,太子无事可做,在水榭上喂鱼。

他喂鱼的方式很特别,将食盒放在吊篮里,浮于水中,任由水中鱼儿竞相前涌。

太子静静看着鱼儿快要饿死一样争抢。

李朝恩回来时,还带了一人进东宫,正是程化。

“太子殿下。”

程化手捧帛书,李朝恩猜到那是何物,悄然离远了些。

“程学士,端阳吉庆。”

太子打了声招呼:“户部分发的有角黍,本宫就不多余送你了。”

程化道岂敢。

他想起早上冯家送来的角黍,有些忐忑:“殿下,此为拟订的圣旨,皇后娘娘已看过,特来请殿下过目。”

太子道:“既然母后看过,本宫就不必看了。程学士功底深厚,想来是没有错误的。”

程化暗自松了口气:“这下,是真正要向太子殿下道喜了。”

太子淡淡道:“程学士古道热肠。”

这句话,上次在冯家扶香径附近,程化也听过。不知怎么,他的心再次提起来。

五月十二,还有七日。

封太子妃之前,就算是一国储君,太子也不能做什么。

李朝恩走来施礼,又带来两人,都是熟人——刑部王廊与吏部张贤。

这两人是太子近臣,程化已不适合再待下去,于是告退:“五月十二,静候殿下佳音。”

圣旨颁布后,太子亦要去谢恩,同时为来年大婚做准备,然后静候婚期。

程化走后,王廊向太子道喜。

张贤震惊地看向好友,不明白为何一向木讷的同伴突然变得如此上道。

太子并未说话。

这就更奇怪了。

先前准备的诸多贺词,这下倒不敢贸然说出来了。

张贤的视线悄然在太子和好友之间游移。

他敏锐地发现自己似乎错过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在太子与好友之间却心照不宣。

一向寡言的王廊又开口了:“臣听闻沱泽水患又起,幸好孙提督统领有方。还听说孙提督特意上书,夸赞翰林院编修冯梦书,言其整理编纂的水经注规整有致,可为治水良律。”

太子含着淡笑问:“王大人何时学会拐弯抹角了?”

刑部的官员竟然管起他们吏部的事来了!

张贤心中呐喊:果真不对劲!

他已开始冒汗了,身边好友风雨不动安如山,还能镇定回话:“臣的意思是,此等良才若得殿下提携,定能为殿下助力。”

太子道:“知道了。若无他事,你们先退下吧。”

张贤如蒙大赦,连忙告退,然身边好友今日实在勇敢,又说一句:

“殿下近来境况不佳,若得与刘大学士结亲,实是一桩美事。”

张贤往远处挪了挪。

好友什么时候敢指点太子做事了!

两人出了东宫,张贤反复扫视王廊浑身上下,他怀疑好友鬼上身了。

“就算太子有意为难那翰林院编修,又不伤人性命,照做就是。你今日吃了熊心豹子胆?那冯梦书是你多年未遇的亲兄弟不成?”

那日牢狱中的巴掌声犹在耳边。

王廊道:“若殿下之目的不是冯编修呢?”

张贤心思活络,脑中闪过几个可能,不可置信:“这……”

王廊并未否认。

-

东宫煮起粽子来,李朝恩给太子送去。

太子想起之前的事:“父皇吃过没有?”

李朝恩艰涩地说:“陛下说……有些积食,或许等晚些再吃。”

太子沉思片刻,并未说什么,将一个剥好的粽子拦腰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