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2 / 2)

加入书签

身为太子身边的内监,说起皇帝的语气,竟然是这样的轻飘飘?

宋湄偷偷盯着李朝恩许久,他笑容依旧,和太子一样,根本看不透。

皇宫之内,皆非常人。

-

太子前脚躺回榻上,后脚就听到圣驾临东宫的消息。

皇帝亲临东宫,连轿撵也未坐,一路急匆匆过来看望重伤的儿子。

太子感念父皇恩德,掀被就要下榻,被大步走过来的皇帝制止:“太子伤重,就不要下床了。”

“谢父皇。”

太子面色苍白,坐在榻上,勉强朝皇帝施礼。

皇帝将太子看了又看,眉间挤出了关切的褶子:“如今腹伤可大好了?”

几日之前,忽然传来太子遇刺的消息。

陈寺禀报,太子伤在腹部,几乎被刺客一剑刺穿,伤势过重,不宜移动,只能在青云佛寺暂治。

皇帝命陈寺亲自去探,连夜赴佛寺看望,一个时辰禀报一次太子的状况。

前半夜命悬一线,后半夜转危为安,直至天明,皇帝都未睡着。

第二日,皇帝命五皇子彻查此事,最后抓住几个黑衣蒙面的寇匪。严刑拷打多日,终于审问出寇匪原来是章氏余党的真相。

但以上种种,毕竟耳听为虚。

李朝恩端药进来,皇帝招手让他近前。随后将药碗拿起,竟打算亲自动手喂太子服药。

五皇子在皇帝身后:“这么大了还能让父皇亲自喂药,太子真是好福气。”

皇帝将汤药递至太子嘴边。

太子受宠若惊:“儿臣想起幼时高热,父皇也曾这般喂药。”

饮下一口,太子神色触动,半晌说不出话来。

皇帝忽然问起:“你身边有韩仲月此等良将,出行亦有护驾侍卫,怎么就遇刺了呢?”

太子咳嗽起来。

李朝恩过来为太子顺气,皇帝又补充一句:“朕的意思,若身边护卫不力使储君受伤,朕可代皇儿处置几人。”

未等太子回答,皇帝扬手:“来人。”

陈寺接令出去,立在门口的韩仲月也被带走。不出片刻,外面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太子终于平顺呼吸:“刺客凶悍,不怪他们。且当时微服出宫,并未兴师动众。也不知刺客是如何认出车驾,竟能精准无比地找到儿臣。此案由五皇兄审理,若是想问细则,得劳烦五皇兄解惑。”

五皇子面色微滞:“父皇,儿臣……”

皇帝看向太子的伤处,已过去好几日,伤处看不分明。

皇帝道:“朕已听过思齐禀报,现下想听听你的。”

太子点头,便说起来:“那日出宫是为了高僧,早先儿臣悖逆,屡屡不遵教诲。然太庙跪足三日,儿臣顿悟了一些道理,于是打算求高僧原谅。只是到青云寺外不远,忽然听到刺客来袭的消息。儿臣以为区区刺客,韩将军几人足以应付,不想一剑穿帘刺来……”

太子再度咳嗽起来,撕心裂肺。

李朝恩连忙拿着布巾,向后招手,几个内监端水、捧药快步进殿。

皇帝在内监手忙脚乱的动作中,看清太子的腹部,雪白的中衣已渗出殷红的血迹。

李朝恩服侍太子躺下,将中衣掀开,里面裹缠的纱布早已被血洇湿。

将纱布取下,终于露出了那道深长的血痕。

随着呼吸,伤口也像是有生命似的,向两边裂开一条缝。

原本蛰伏的剑伤活过来,再次向外汩汩吐出浓稠的鲜血。

太子已养了一段时日,旧伤裂开尚且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