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3(2 / 2)

加入书签

皇帝沉吟:“那宋郎中方才所说散骑常侍贪墨之事,可否属实?”

冯梦书缓缓抬头, 看到立于一侧的上官们。

定国公郭达微眯着眼, 看起来昏昏欲睡。太傅纪慈眉头紧皱,担忧苦恼。五皇子嘴角含笑,格格不入。

最后是看似面色和煦的陛下,不怒而威。

冯梦书道:“微臣不知。微臣只匆匆看过一眼,未来得及细究。宋郎中出身户部,比微臣更具慧眼, 或有独到见解。不过微臣以为, 此事是否属实,还需细查之后方能定夺。”

宋士诚瞧了冯梦书一眼, 眼神奇异,最终拱手道:“冯主事言之有理。”

御下站着一道独影, 背身侧首, 神情淡然。

事关国舅, 太子一句话也没有。

御史邓岑忽然出列:“陛下, 昨日微臣亦接到了一封检举散骑常侍王筑贪墨的血书。”

听到血书二字, 朝臣皆是一惊。

邓岑语速迅疾:“血书由邱池城、郾城、四水城等三城的几位匠师联合写就,转交一名参与过“讨章之战”的卸甲军户上京检举。此人名为刘奔,曾受征修建防御工事, 深知当时内情。此人已被微臣安排在晏京的客栈。若陛下有命,可令人传刘奔上殿。”

皇帝应道:“传刘奔上殿。”

朝会暂停,众人就这么沉默地等候。

内监传令而去,携侍卫急急出宫。等了小半个时辰,内监一路跑进殿内,与守在门口的陈寺耳语几句。

众人顿感大事不妙。

果然,陈寺神色肃然:“陛下,刘奔吊死在客栈房梁,尸身已凉了三个时辰,昨夜就断气了。”

昨日人才入京,今天就死了。原本悬而未定之事,此刻似乎一锤定音。

朝庆二十五、二十六年,因为章裕之乱,边陲百姓流离失所,至今才安定下来。

三城城墙下堆积了数不尽的将士,战后清扫战场将人挖出来,面目被北漠的击石砸得血肉模糊,分不清姓甚名谁。

彼时大战在前,竟还敢在防御工事上做手脚,用工用料以次充好,这是天大的死罪。

皇帝震怒拍案,一众臣子跪下。

冯梦书看到,四面八方窥伺的视线若有若无地,落在太子身上。

王国舅是皇后母族,与太子有斩不断的血缘关系。王国舅遭难,太子恐怕也不好过。

太傅纪慈硬着头皮出面:“陛下,此事扑朔迷离,尚未有定论。”

吏部尚书吕通海道:“臣附议。此事疑点重重,需彻查后再做定论。”

皇帝面有怒色,暂未说话。

五皇子道:“太子殿下曾携领吏部整肃贪官污吏,怎么独有王国舅这条漏网之鱼?”

气氛沉寂下来,视线汇聚于太子身上。

太子淡笑:“五皇兄糊涂了不成?彼时皇弟领兵出征,辗转于郾城,又至邱池城,无暇顾及。何况我也在前线,若是纵容,岂不是自掘坟墓?”

五皇子语塞。

他险些忘了,彼时太子领着吏部几个小官砍了几个大官,民间一片叫好,朝中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正是因此才引起章裕几人谋反,内乱变为外患,在折了几员大将的情况下,太子临危受命。

无脑的百姓听说储君先杀贪官,又杀外敌,个个拍手叫好。

可是在五皇子看来,如果换成他去,那一定是送死去的。

本来就是去送死的,总不能太子为了国舅多几两银子花花,就把项上人头押到战场上去吧。

五皇子沉默,这个实在没法说。

皇帝沉思好一阵,拍板:“孙廷玉何在?朕命你彻查此事,户部相应账册、记录皆可调看,刑部协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