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2 / 2)

加入书签

“李朝恩!”

太子猛然起身,身体不受控制地一晃,全身的血液都朝大脑涌去。

脑中混沌,眼前模糊,看水上的月影也是黑的。

太子撑着船壁,摇摇晃晃站起来。

李朝恩跨上船来:“殿下……”

太子定了定神:“宋承徽在何处?”

李朝恩往空空的船舱一瞅,脸色变得苍白,半晌讷讷无言。

太子拒绝他的搀扶:“本宫自己能走!”

然而刚推开李朝恩,太子整个人就向前倒去,狼狈地摔在船上。

“太子殿下!”

李朝恩惊叫着扑过去。

宋湄不在,她的婢女也不在,她是故意跑的,早有预谋。

太子意识恍惚,按着发痛的额头:“封锁城门,让人去找……”

李朝恩劝道:“殿下,今夜是中秋团圆夜。城中有赏灯会,城外亦有百姓未返,此举恐引起民乱。”

此举一定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明日五城兵马司告上一状,御史再参一本,东宫又如何解释?

太子咬牙,尚有一丝清醒:“总之都去找!她竟然欺骗本宫,去把她抓回来!”

想到昏睡前那人对着自己的盈盈笑意,又是捧脸,又是主动亲吻,眼神温柔似水,似盛有无限爱意。

可都是假的!

先前一番折腾已耗费了全部力气,太子冷汗涔涔,终于支撑不住,再次晕睡过去。

再次醒来,是在东宫的寝殿。

太子睁开眼,眼神从团花的牡丹帐,游移至正在榻上施针的太医面上。

“本宫身体如何?”

太医吓了一跳,连忙伏地:“殿下饮用了太多酒,身体遭受不住。眼下正虚弱,需卧床静养几日。”

“竟不是致死的毒药?”

太医谨慎地回答:“若再用一倍,确有性命之忧。”

自枕边摸到那支金钗,太子放置眼前细瞧一阵,蓦地冷笑一声,将金钗丢出去。

金钗上的牡丹花瓣摔得四分五裂。

李朝恩伏地跪下,不敢抬头。很快殿中宫女、内监跪了一地。

“李朝恩。”太子平静唤道。

“奴在。”

太子躺在榻上,直视帐顶盛开的牡丹花:“今夜随行护卫不力,各罚三十棍。中郎将韩仲月为护卫之首,未能尽统领之责,罚五十棍。立即行刑。”

李朝恩心里一惊,叩头应是。

不多时,李朝恩入内禀报:“崔姑姑求见。”

太子说:“让她进来。”

崔姑姑的脸色极为难看,跪地不住叩头:“太子殿下,去看看皇后娘娘吧。”

太子淡淡问道:“何事?”

崔姑姑不说话,只跪地垂泪。

这就是非得去一趟凤藻宫不可了。

太子披衣而起,打开殿门瞧见一众受刑的护卫。太子目不斜视,自这些人中穿行而过。

出了东宫,迎面吹来一阵秋风,太子竟觉得浑身发颤。不必想,此刻脸色也白得像鬼一样。

就这么去见皇后,怕是有些失礼。

然而到了凤藻宫才发现,皇后的脸色亦不好看。母亲尚且如此,自然是不好苛责他的。

“滚!”

推开殿门,一个瓷碗迎面砸来。

太子顿了顿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