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2 / 2)

加入书签

李朝恩说:“陛下,这两人亦是冯家婢女和玉微观道姑。”

太傅纪慈忍不住发问:“这也是冯老夫人身边的婢女?”

阿丹跪地磕头:“正是。”

宋湄抬眼,正对上阿丹抬起的眼眸。那视线直白,坦诚。

宋湄忐忑不已。

半晌,阿丹摇头:“这不是冯娘子。”

五皇子大步靠近,一把揪住阿丹的衣襟:“你、确、定?上面坐的是皇上,欺君之罪可是要砍头的。”

阿丹于是又仔细看了看宋湄。

对上宋湄微颤的眼神,阿丹再次摇头:“不是。婢见过宋三娘子,她给婢送过粽子,与我家娘子长的不一样。”

“一派胡言!”

五皇子蓦地丢开阿丹:“父皇,这不是冯家的婢女,此话不可信。”

阿丹从地上爬起来,跪好:“婢是冯家的婢女,且与阿绿相识。阿绿犯错被逐出府,婢仍在老夫人身边伺候。”

皇帝蹙眉不语。

阿丹身边一直沉默的道姑跟着开口:“小道也作证,这不是冯娘子。”

宋湄诧异地看了一眼李二娘,她再次确定,她不认识李二娘,也从没有见过她。

五皇子说:“你又是哪根葱!”

道姑道了一句无量天尊:“小道姓李。”

五皇子怒道:“观主还不管管她!”

李道姑说:“小道朝庆六年就入了道观,如今三十六岁,在观中待了二十年,比观主的资历更久。”

观主脸色难看:“李二娘,你为何要说假话?”

李二娘说:“观主怎么不反过来想想,是你们看错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两方似乎都有道理。

大臣们的眼神在两边来回打转,竟是觉得哪一个好像都可信。

就连先前愤怒的邓岑也捋着胡须,不敢贸然开口了。

皇帝问郭达:“国公怎么看?”

郭达摇头叹息:“臣也不知。”

五皇子急道:“儿臣还有人证!儿臣请了宋夫人和宋二娘,她们已答应入宫作证。”

险些忘了,宋郎中外出公干,尚未回京。

但宋夫人和宋二娘还在京中,母亲和妹妹总认得出自己的女儿和姐姐吧?

皇帝问:“那人呢?”

五皇子也很焦急:“尚在路上,马上就到了。”

-

宋府,屋内一片漆黑。

双环只是试探着走出一步,眼前唰地一下多出一把剑来。雪白的剑刃映着窗外的月光,照出了她恐惧的脸。

面前的黑衣人问她:“干什么去?”

双环结结巴巴:“口、口渴。”

桌上的茶壶被捞过来,送至双环眼前。

双环怔怔接过,回头看到挨紧坐着的夫人和姑娘,对着两人微不可见地摇头。

宋嫣如握紧杨氏的手,低声说:“本来爹就不同意,我们不去了。”

-

五皇子说快了,然而一盏茶后,依旧没等到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