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1 / 2)

加入书签

刚一展开,“咚”地一声闷响,军装内侧口袋里掉出来一个东西。

江茗雪停下动作,捡起来查看。

只见那是一个折叠起来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上什么都没有写,里面鼓鼓囊囊的,装着一个圆圆厚厚的东西,乍一摸起来还有些纹路。

江茗雪戴了二十多年了,即便隔着不透光的牛皮纸,也能一眼认出,里面的是她的玉佩。

正好容承洲的玉佩已经请好了,她这枚可以收回来了。

便抬手打开信封,将玉佩拿出来,里面的信纸连带着和玉佩一起被扯出来。

江茗雪把玉佩放在桌子上,正要把信纸放回去,目光却不小心瞥见信纸第一行的两个字:《家书》。

家书和她的玉佩是放在一起的,这家书大概率是给她写的。

动作蓦地一顿,她忽然很想看看,容承洲要给她写什么家书,又为什么没有寄给她。

于是坐在沙发上,打开了那张对折的信纸,入目便是几行遒劲有力的字,似乎时间很紧迫,这封家书没有写很长,连字迹都比容承洲在婚礼请柬上写得草了许多。

但容承洲本身的字好看,并不难认。

江茗雪捏着纸页,细细读着,唇边的笑意渐渐消散。

他没有指名道姓,可却指向明确:

“我的爱人皎如秋月,灿若春华

这世上任何美好的词语都无以诠释她

而我别无长处,唯有一身戎装勉强能入她眼

然而,这身军装却是让她日夜思虑悬心的祸首

我这一生无愧于心,无愧国家

却常觉亏欠于她

承洲此生福薄,唯与她结为连理的四百六十四日,已是我至幸之事

我自知深负于她,若我某日以身殉国

只愿她能将我忘却,择一良婿厮守终生”

没有署名,没有日期,甚至没有收信人的称呼。

有的只是交代她的寥寥数语。

四百六十四日,就是他这次回来前的几天。

他在出任务前写下的这封“家书”。

若不幸牺牲,家书便会由部队寄到家中;

若平安归来,家书便可自行拿回。

他甚至怕弄碎了她送他的玉佩,连带着一起放进了信封里。

捏着信纸的指尖因收紧而泛白,江茗雪死死咬着下唇,强忍着眼眶的酸意,可还是有一颗眼泪掉出来,狠狠砸在那封“家书”上,瞬间晕染了墨色的字迹。

与其说是家书,不如说是遗书。

中国人向来喜欢把悲伤的名词美化,仿佛刻意避开“死”这个字眼,今生就能平安顺遂了。

视线变得模糊不堪,江茗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读完这封所谓的家书的,她只知道,容承洲刚才所说的话都是骗她的。

全都是骗她的。

明明危险到要写遗书了,他却什么都不告诉她。

可她偏偏气不起来。

他骗她如何,不骗她又如何。

局势动荡,他还是要冒着牺牲的风险,去尽完他的职责。

她收不到家书,自然万事大吉;若是收到家书,她便只能去部队接一个空空如也的骨灰盒,连尸骨都找不到。

若非她无意间翻到,她大概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容承洲到底经历过多少次这样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时刻。

卧室的门恰在此时被打开,容承洲收拾完露台,一进来就看见坐在沙发上的妻子,拿着一封信,红了眼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