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1(1 / 2)

加入书签

然而传入她耳朵里的声音却异常平稳:“他总要看见你的。”

他仿佛在陈述一个已经注定、不容更改的事实:“毕竟一个月后,你就是陆家的儿媳妇了。”

「陆家的儿媳妇」。

这五个字,像一根毒针,狠狠扎进虞笙的心脏深处。

她眼底的光瞬间暗了下去。几秒后,她嘴角往上牵住一个僵硬的弧度。

那不达眼底的笑里,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浓得化不开的自嘲和讽刺,像一面碎裂的镜子,映照出她心底扭曲的现实。

陆家的儿媳妇!

多么可笑又可悲的身份。

一个月后,她就要穿上洁白的婚纱,在所有人的祝福声中,嫁给陆政国的儿子——嫁给那个,害死她父亲的仇人之子。

第58章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如同暗礁般压在心底的念头,虞笙在没有告诉陆邢周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买了回京市的机票。

飞机平稳降落机场。虞笙走出航站楼,初春午后的阳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但空气里依旧残留着料峭的寒凉。

她随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师傅,去长明墓地。”

长明墓地依山而建,是京市公认的一处风水宝地。

经过一片片规划整齐的住宅区。越往山上走,车辆越少,空气愈加冷冽,带着山林特有的、微凉的泥土气息。

出租车在山腰一处宽阔的平台停下。

五年过去,墓地似乎又扩出了一片新区,原先熟悉的小径旁也增设了新的指示牌。

虞笙凭着记忆,一边在排列整齐的墓碑间穿行,目光一边在相似的碑石间搜寻。

阳光透过稀疏的松枝洒下斑驳的光点,四周异常安静,只有风吹过树梢的轻微沙沙声和她自己的脚步声。终于,在靠近山脊的一片区域,她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墓碑上那张黑白照片的边缘已经有些许风化的痕迹,但父亲温和的笑容依然清晰可见。

和父亲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虞笙的眼泪,毫无预兆地砸了下来。

她忙从随身的包里翻出一包湿巾,抽出两张后,她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擦拭着墓碑上父亲的照片、名字和生卒年月,直到整块墓碑都焕然一新。

而后,她后退一步,屈膝,跪在了冰冷坚硬的地上。带着五年来未完的‘心愿’,她深深地弯下腰,直到额头轻触地面……

三个头磕完,她直起腰,抬头望向墓碑上的父亲。

“爸,”她眼底红着,鼻音也重,“你放心,我不会让陆政国好过的,不论用什么方式。”哪怕是和他结婚。

她跪在那里,背脊挺得笔直,冰冷的石板透过衣料,将寒意一丝丝渗入她的膝盖,她却浑然不觉。

“我知道这条路不是您希望我走的路。”她像是在对父亲诉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起誓,“但我必须这么做。这是他欠我们的,他必须还!”

说完,她再次俯身,将额头轻轻抵在冰冷墓碑的基座上,久久没有起身。

阳光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孤零零地投在身后寂静的墓园小径上。

最后,她站起身,膝盖因长跪而显得有些僵硬,但她没有再回头。

离开墓地,虞笙从网上叫了一辆出租车。

当司机问她去哪后,她报出“岭江苑”这个久违的小区名。

车子驶回市区,熟悉的街道从车窗外掠过。那些曾经热闹的店铺有的换了招牌,有的紧闭着卷帘门;路旁的梧桐树似乎粗壮了些,光秃的枝桠指向灰白的天空。景物依稀可辨,却又处处透着时光流逝带来的陌生感。

五年,一切都物是人非了。

出租车在岭江苑门口停下。

精心修剪过的冬青和黄杨沿着道路延伸,新叶初绽,透出点点鲜嫩的绿色。

进了大门,经过几户庭院,记忆里的景致已经悄然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