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1 / 2)
在这个嘴巴是越来越嚼巴了。
薄言说不上来是被她气笑了还是被逗笑了,总之沉默了几秒后,只能讪讪地笑一声,说“好”。
虽然是简餐,但不得不说,薄言就是做得很好吃,池冬槐毫不吝啬夸奖地夸了他。
“今天的玉米很甜!”池冬槐说,“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玉米了,做法是有什么讲究吗?”
她发现薄言对玉米这样东西还挺情有独钟的。
他的小狗叫玉米,他自己也挺喜欢吃玉米的,家里的零食都有很多的玉米片…
这完
全就是个玉米屋。
薄言起身跟她一起收拾着碗筷,说:“没什么做法讲究,比较讲究原材料。”
“嗯?哪里买的。”
“我自己种的。”
池冬槐的手停住,完全惊掉下巴,她看着薄言,再三确认:“你自己种的?你在哪儿种的?”
“后花园。”薄言挑眉,“你没去逛过。”
他家实在是太大了,上下四层,前后花园。
来薄言家的次数不算少,但大家的活动空间基本就在那一圈,要么在地下室一起训练,要么就在一楼一起吃饭。
顶多在前花园一起聊聊天,的确是没有怎么去过后花园。
“我要去看!”池冬槐恨不得马上蹦起来举手。
蔚蓝半岛这样的高端别墅区…竟然有人在家里种玉米,池冬槐觉得这事荒谬又好笑。
但…意外地符合薄言这个人呢。
在外人眼里金碧辉煌的存在,其实内里非常简单。
她去给薄言帮忙,一起洗完碗,就要他带自己去看他的农作物,兴奋得像是小学生快要春游。
夜晚,只有一盏不算太亮的路灯照耀着。
但好消息是今晚的月光明亮。
“最近正收玉米的时节。”
“跟外公外婆在老家的时候,通常也是这个时候,有时候会稍微晚一些,会到九月、十月。”
“玉米成熟,就代表着夏天要结束了。”
薄言顿了顿,又忽然笑道:“也代表着要开学了。”
池冬槐看着那长得高高的玉米杆,觉得这一切都好神奇,她是从小在钢筋混凝土里长大的孩子。
“那你每年寒暑假都会在家里帮他们干农活吗?”池冬槐问他。
“不止寒暑假。”薄言说,“家里没别人可以帮忙,基本我不上学的时候都在地里。”
河南是种植大省,也是产出玉米的大省。
这些知识点都是池冬槐在课本上学习的,她以前觉得这些东西好像都离自己很远。
但站在这几支玉米杆旁边,听他说以前的故事,又觉得这一切变得很近,变得触手可及。
她搬了个小凳子过来,坐在旁边跟他畅聊。
“那你小时候是不是晒得可黑了?”
“嗯,小黑鬼。”
他现在其实也算不上很白,薄言的肤色是很健康的,偏向小麦色的,所以他整个人看起来,带着侵略感的野性要十分强烈。
池冬槐笑得不行,说:“要是有照片看就好了!”
“很可惜,没有。”薄言随口说,“其实什么都没留下。”
十几年前,正是繁华、蒸蒸日上的经济形势,那时候智能手机已经很普及了。
但在他们那个农村,大家都忙着种地、做农活,大部分人都还用着很古早的款式。
手机的用处就是保持通讯,接受信息。
大家根本没有要用手机拍照,记录些什么的意识和习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