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 / 2)

加入书签

“《彝族舞曲》,”沈识檐说着,用右手依次划过四根琴弦,发出分隔的四个音,接着,他抬起左手,握住琴轴,大拇指抵在槽里,边拨弦边转动琴轴,孟新堂听到几个拐了弯的音。很快,沈识檐调好了四根弦的音:“要听整首吗?”

“荣幸之至。”孟新堂笑说。

许言午也靠在一旁,静静地等着沈识檐的演奏。

上次听这曲子是在宽敞的室外,掺着风声鸟叫,偶尔音语,而这次是在封闭的屋子里,环境安静不说,还如同带了天然混响。孟新堂觉出同样的心动,且更加震撼,是真真正正地余音绕梁。

一曲毕,先开口的却是一旁的许言午。

“师兄还是这么厉害。”

沈识檐笑了两声,看向他:“大师,你这是笑我呢?”

他见孟新堂迟迟没言语,便转头看过去。对上他的直勾勾的目光时,沈识檐心里忽然没由来地一顿,像是漏跳了一拍。

孟新堂看过来的眼神,是他从没见过的专注。眼底似有柔情千万,却是不带旖旎,皆为赞赏。

他又拨了下琴弦,镇定下来才问:“好听吗?”

孟新堂这才回过神来,“哦”了一声,答道:“非常好听。”

最后自然是敲定了琴,许言午说自己这正好还有一把新琴,问孟新堂是要已经有的这把还是等制作。

孟新堂不懂这些,便询问沈识檐的意见。

“按照我的习惯都会等制作,不过都一样,拿现琴也没问题。”沈识檐说。

许言午打趣:“我师兄可是宁可两个月没琴弹都要等新做的琴。”

“哦?为什么?”

沈识檐瞥了窃笑的许言午一眼,又看着孟新堂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这样就会有一种,从这把琴出生开始就和它在一起的感觉。”

挺童话的想法。孟新堂咂摸了一会儿,品出了些浪漫的情怀。

他也决定等,和许言午约好一个月后来取琴。

孟新堂付钱的时候,沈识檐就在店里随意转悠,他走过去拨弄了两下那复古的唱片机,左看右看地欣赏着:“新买的啊?”

“就上次我跟你说的,找朋友定做的那个。”

“哦,”沈识檐拉着长音应道,“你别说,这定做的确实不一样,这花纹多讲究。”

许言午很快就说:“师兄喜欢的话赶明儿给你也弄一个。”

“你可算了,”沈识檐忙笑着打住,“挺贵的东西,我就算真弄一个也是盛灰的,还是摁个播放键方便。”

正在开票的许言午手上一顿,笔珠戳在纸上戳出了一个小圆点。但他一直低垂着头,孟新堂看不清他的神情。

出了门,上了车,孟新堂问:“许先生叫你师兄,他也是学琵琶的?”

“言午是专业的,”沈识檐系上安全带,点了点头,“他是我母亲的关门大弟子。”

怪不得。

虽然已经大概有了猜测,孟新堂还是觉得很神奇。比起沈识檐,许言午非常不像一个会喜欢弹琵琶的人。沈识檐一举一动都是优雅随性,更确切地说,是优雅中透着随性。而许言午似乎只有随性二字,他更像是一个喜欢听带鼓点的音乐、打电动游戏的小青年,热血轻狂的那种。

这么想着,孟新堂轻笑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